春日的京都鶯歌燕舞,柔柳隨風飄拂,護城河微波粼粼,水麵上各種船隻往來穿梭,船夫清亮的吆喝聲增添了早日的熱鬧。
“王嬸,您買菜回來啦?”賣青團案子旁邊的小姑娘熱情地打著招呼。
“喲,青團呀,這麼早。”王嬸邊走邊往臂彎上挎了垮菜籃子。
“王嬸,新出的青團,您來倆個……”
“不啦,不啦,青團。今天家裏有客人來,王嬸呀包雲吞,一會給你送碗來。”王嬸一邊擺手,一邊小碎步跑走了,略顯肥胖的身體一顛一顛的。
“好嘞,王嬸,您慢點。”
“嗯。”王嬸邊走邊搖頭輕歎,唉,青團多好的閨女,她是看著青團長大的,能幹善良,瓜子臉蛋杏仁眼,可惜姣好的容貌卻有半邊臉的紅胎記。更可憐的是花家大叔前一段時間去世了,隻剩下青團一個孤女守著青團攤子。好在青團生性樂觀,不然這日子該怎麼過喲.
賣青團的姑娘正是花老爹的女兒花無鹽。因生在無鹽縣,自幼右臉的紅斑而被人稱作“無鹽女”,市井小兒經常傳唱歌謠:花家有個無鹽女,勤勞能幹賣青團。但青團性格開朗,生性善良,古靈精怪,做的青團又十分好吃。後來,大家都不再叫她“花無鹽,”而是改叫“花青團”了。
青團把剛蒸熟的青團拿出蒸屜,空氣中白色的蒸汽氤氳著艾草的清香立刻引來一群小不點
,他們盯著案子上翠綠晶瑩的青團,聞著青團散發出透徹濃烈的清香,想象著裏麵軟糯香甜的豆沙或者蓮蓉,口水都快要流到地上了.
“青團姐姐,你做的青團可真香。”站在最前麵的男孩兩隻眼睛仿佛沾在青團上,不自覺的咽著吐沫。
“噢,是嘛?今天我在青團裏多放了芝麻糖哦。”青團看著小孩的眼饞的模樣笑著說。
“青團姐姐,你最好了。”最前麵的小孩立刻笑眯眯的說。
趁著青團和前麵的孩子說話,後麵伸出一隻黑乎乎的小髒手,伸向青團案子,近了,更近了,馬上在下一刻就要夠到那青團了。隻聽“啪”的一聲,一隻手打掉了那隻小髒手。
“小髒猴兒,看你那髒手還有那滿臉花。一大早去哪裏耍了,看我不告訴你娘,打你屁股。”青團故作生氣繃住臉,嗔了一句,笑意卻情不自禁的在眼裏蕩漾。
孩子們也不害怕,嘿嘿的笑著,嘴裏不住的說“青團姐姐最好了。”
看著孩子可愛的樣子,青團“噗嗤”笑出聲來:“去,把手洗幹淨,誰洗的幹淨就給誰青團吃。”
“好嘞,好嘞。”孩子們仿佛得到聖旨般的一哄而散。眨眼的功夫又跑到青團麵前,乖乖的伸出雙手,青團把用竹葉包著的青團挨個遞到孩子手中,拿到青團,孩子們齊聲說:“謝謝青團姐姐。”然後又一哄而散了。
“嗨,青團,給我包20個。”一個蓄著絡腮胡子的中年壯漢一邊拉下肩膀上的毛巾擦著汗,一邊衝青團喊到。
“好嘞,四叔,您這剛回來呀?看你這口氣,今天的生意不錯吧。”青團一邊包著,一邊問道。
“可不是,今天船上的貨多,比昨天多賺了二兩銀子呢。這不,你嬸最愛吃你的青團,給她買回去。嗬嗬……”壯漢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裏掏出幾貫錢拍在案子上。
“那恭喜您了,四叔,今天發財哈。”青團遞過包好的團子。
中年壯漢提著青團樂悠悠地走了。
日頭越升越高,天也越來越熱。蒸屜裏的青團已經所剩無幾,青團收拾著攤子準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