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 中共渭南地委決定,何邦魁、雷立峰(李峰)、成彥清、王健、馬力等五人為中共合陽縣委常委。

同日 中共合陽縣委決定,報經中共渭南地委批準,設立合陽縣人民政府黨組,雷立峰(李峰。下同)任黨組書記,王健、馬力、成彥清、楊子遠為黨組成員。

是月 全縣掀起學習宣傳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高潮。

7月 合陽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三次會議在縣城召開。會議選舉白坡平等三人為赴陝西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是月 根據上級指示,合陽縣人民自衛團改編為武裝科,受中共合陽縣委、合陽縣人民政府和渭南軍分區雙重領導。縣委書記何邦魁兼任武裝科政委,趙謙任武裝科科長。

8月14日 合陽縣五區九鄉渠西城村79名群眾為征糧問題集體到縣政府請願,抗交公糧。中共合陽縣委書記何邦魁、縣長雷立峰、縣政府公安局派員出麵調解,平息事態。隨後,認真查處了縣、鄉幹部封城門搜糧等違紀問題。

8月18日 合陽政法機關挖出以文彥斌(擬任匪副師長)、劉伯超(擬任匪團長)、王萬潮、陶幺娃為首,涉及黃龍、合陽、大荔、韓城四縣的“中國救世清軍”武裝土匪陰謀暴動案,繳獲機槍、長短槍、手榴彈等一批武器。1951年6月查清全案,涉及合陽50餘人。

9月中旬 中共合陽縣第二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縣城召開,出席大會代表100人,代表全縣1860名黨員。大會主席團由17人組成,王健任大會秘書長。會議討論製定秋後土地改革計劃,選舉中共合陽縣第二屆委員會。大會通過《明確政策,端正工作作風,保證土改任務順利完成的決議》,選舉產生中共合陽縣第二屆委員會委員7名。在二屆一次全委會議上,選舉何邦魁、雷立峰、王健、高樹玉四人為縣委常委,何邦魁當選為縣委書記,雷立峰當選為縣委副書記。

9月19日 中共合陽縣委決定,成立縣土地改革委員會,具體指導全縣土地製度改革工作。全縣先後參加土改的幹部共374人,按照宣傳政策,登記土地財產,判定階級成分,對反動地主開展說理鬥爭,分配勝利果實,建立政權等步驟,分三期完成土改工作。9月23日,縣委、縣政府抽調40名幹部,在一區九鄉進行土地改革試點工作。9月26日至10月2日,在分別召開的第二屆農民代表會議和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組織學習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1月至1951年1月,在六、七、八區進行第一期土改。1951年2月13日至24日,縣委、縣政府召開縣、區、鄉三級幹部會議,西北軍政委員會和省、地派員參加總結合陽縣第一期土改,部署二、三期土改。1951年2月,在一、二、三、五區進行第二期土改。後從二期土改地區抽調幹部組成工作組到四區進行第三期土改。至1951年5月底,合陽土改運動勝利結束。土改中,全縣共沒收、征收、分配土地59845畝,房屋1075間,家具9096件,莊基、場麵4017塊,耕畜1293頭,鍁、木輪大車728輛,犁、耩、耙、耱2831件,其他農具64195件,糧食628石,棉花1841斤;廢除封建債務:糧食768石,銀洋15251元。土改中,先後鬥爭和懲辦不法地主56人,惡霸地主33人,其中處決1人,判刑17人。土改後,地主階級占有土地由人均11畝減為3.9畝,貧雇農占有土地由人均3.3畝增至4.1畝。

9月25日 中共渭南地委、渭南分區專員公署、渭南軍分區司令部聯合指令,韓城、合陽、澄城三縣組成5-7人的剿匪委員會,任命合陽縣委書記何邦魁為主任委員,韓城縣武裝科科長王炳申為副主任委員。

9月26日 合陽縣第二次農民代表會議在縣城召開,出席會議代表181人。大會選舉產生本屆農民協會委員會,雷立峰兼任農協會主任。1952年冬,根據中共中央通知,縣農民協會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