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中共陝西省委巡視員呂劍人奉命恢複和發展合陽、韓城、澄城等縣黨的組織,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呂劍人來合後住大眾書店,後住北街油巷,5月間調回省委,離開合陽。
1月上旬 縣長蘇資琛與一七七師師長李興中、參謀長許權中商定,從部隊派出梁步六、李錦鋒、王寒秋等,幫助培訓地方抗日骨幹。隨後,合陽教師訓練班開辦,學員達300餘人,李錦鋒任大隊長,下編三個中隊,梁步六任中隊長。訓練月餘,結業時成立合陽縣教師抗日救國聯合會,中共黨員雷振華(又名雷濱徐,百良東宮城村人)任主席。
1月下旬 合陽、韓城、澄城、大荔、朝邑、平民、黃龍七縣200餘名中學生在合陽中學進行軍事訓練,一七七師參謀宋克敬為教育長,王聞遠(廣東人,共產黨員)、羅明、趙惠民(韓城人,共產黨員)、張誌超(共產黨員)、伍仲秋、白雲峰(中共韓城縣委青年部部長)分別擔任指導員。軍訓持續20多天,結業時成立沿河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白雲峰任主席。
1月下旬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合陽區隊成立,隊部設在合陽中學,共產黨員白雲峰、薛焰為負責人,民先隊有隊員1000餘名。其成立《宣言》指出:“爭取抗戰勝利,是合陽民先隊成立最終神聖任務。”
是月 中共陝西省委派賀三多(又名賀效堯,山西人)來合,在大眾書店接轉組織關係後,經雷振華聯係,前往百良東宮城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
2月 合陽縣抗日民眾自衛大隊成立,縣長蘇資琛任大隊長,梁步六、管建勳先後任副大隊長。全縣以聯為區劃設立23個中隊,連同基幹隊共24個中隊,共有隊員2萬多人。各中隊均派有指導員,多由共產黨員擔任。
是月 經賀三多同意,恢複何邦魁、何養民二人的黨組織關係。
3月 合陽婦女慰勞支會成立,伍仲秋為負責人。支會組織婦女在夏陽渡口慰勞赴山西前線抗戰負傷人員,後在王村鎮舉辦婦女訓練班20多天,這其間,由伍仲秋介紹發展邢黛青(女)、雷敬斌(女)為中共黨員。
4月4日至7日 民先全國總隊部在西安師範召開民先西北代表大會,合陽代表雷新緒參加大會。
4月20日 合陽抗日民眾自衛大隊隊員2萬餘人,集中在縣城南門外操場,接受陝西省主席孫蔚如檢閱,縣長蘇資琛和一七七師參謀長許權中陪同檢閱。
4月27日 省委巡視員呂劍人在寫給中共陝西省委的《合陽工作報告》中稱,“合陽總計起來是29個黨員”,“合陽目前最中心的工作是擴大黨的組織”。
是月 中共沿河特委(後改為沿河地委)在合陽大眾書店成立,王俊(又名霍建德)任書記。特委負責合陽、大荔、朝邑、澄城、韓城、平民等縣黨的工作。
是月 二尹聯民眾抗日自衛中隊在雷振華、雷正順率領下,渡河到山西榮河配合抗日部隊作戰,隊員敬二虎、雷保兒、夏元成在戰鬥中英勇犧牲。4月30日,合陽縣國民政府在龍王廟為抗敵烈士召開追悼大會,縣長蘇資琛主祭。
5月 中共合陽縣委員會在百良東宮城小學成立,會議由中共沿河特委書記王俊主持,中共陝西省委任命賀三多為縣委書記,劉永端、雷振華、管建勳為縣委委員。
6月 原屬中共韓城縣委管轄的東銅蹄、臨河、白眉、太棗等黨支部劃歸中共合陽縣委領導。縣委決定,成立中共溝北區委員會,何邦魁任書記。
是月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一七七師由合陽縣夏陽渡口渡過黃河,收複日軍盤踞之虞鄉、臨晉、猗氏等縣。
7月 中共合陽縣委在向陝西省委的《合陽工作報告》中稱:“組織方麵:A.現有一個健全區委,是三個支部幹事會、三個支部組成的。在縣委領導下有六個支部幹事會,四個分支部。B.現在全縣連候補黨員共144名(7月7日統計),內有40名是一月半內發展的。”
8月中旬 國民黨右翼勢力抬頭,多方製造事端,排擠中共黨員,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蔣介石嫡係胡宗南部五十三師進駐合陽,形勢惡化。縣長蘇資琛因“赤化”之嫌被迫離職,回到家鄉韓城。
9月 根據中共陝西省委指示,中共黨員賀三多、樊一鳴、伍仲秋、羅明、薛焰、白雲峰等,先後離開合陽,合陽縣抗日民眾自衛大隊亦被撤銷。
是月 管建勳接任中共合陽縣委書記,委員有何養民、牛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