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古代體育習俗也是內容繁多、舉不勝舉。特別各統一王朝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因氣候、地理環境及民族個性的不同而產生的體育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光耀文化史冊。我們於書中所列舉的雖多係中原王朝統治下所流行的體育習俗,事實上都是當時或曆史上各地體育習俗的精華,也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隻不過在漫長的封建專製時代,因政治的、軍事的或意識形態的原因,有的項目時有演變或消亡而已。

細查中國古代體育習俗,盡管變化繁複,仍不難看出它所具有的鮮明個性,即濃厚的政治色彩和軍事色彩。

政治色彩是指貫串於各個朝代的基本的統治思想。不難想見,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社會幾乎始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盡管它對祖國傳統文化曾起過難以否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必須承認它對古代體育習俗的內容和進程確實起了製約和束縛的作用,這就是它所強調的“禮”的色彩,始終困擾著古代體育習俗的健康發展,這也是中國古代體育習俗的具體內容側重於技巧性而失之直接的激烈對抗性的重要原因,反過來說,凡是體育習俗表現出以對抗、競爭為尚的朝代,也基本上正是儒家思想統治較為薄弱的時期,隋唐時期體育文化所表現出的恢宏外向和兩宋時期體育文化的精致內斂以及遼、金、元、清等少數民族政權的體育文化所表現出的粗獷豪放等,無不說明了這個問題。

軍事色彩是指中國古代體育習俗或因戰爭而產生,或以軍事體育促進體育習俗的發展。兼並戰爭、農民戰爭、民族戰爭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點。各個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或進行領土擴張,在建立強大軍隊的同時,無不著意加強軍事訓練,其中許多內容都是體育活動,流行於民間或和平時期,也都成了體育娛樂活動;或者隨著軍事武器的更新,而使遭到淘汰的軍事體育內容成為單純的民間體育活動,從而不斷豐富了各地體育習俗的內容。蹴鞠、馬球活動在明清時期的衰落、武術活動在明清時期的形成與繁盛,無不是軍事與體育關係的良好例證。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因儒學禮儀束縛中國古代體育就不值得稱道,隻不過是說這是中國古代體育的一個特點而已。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習俗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個性,你能說誰好誰壞、孰優孰劣呢?況且中國古代體育習俗作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對東、西方的體育均產生過積極的作用,甚至國外不少體育項目都是從中國引進或受中國體育習俗的影響而產生的,如今風靡世界的足球,逐漸走向世界的武術、氣功,深奧難測的圍棋、象棋活動,被視為最高雅的活動的高爾夫球……無不與中國古代體育習俗有著密切的聯係。我們說儒學思想對古代體育習俗起了束縛作用,隻是以為若不然的話,中國古代的體育習俗內容會更多些,發展進程會更快些,流行範圍會更廣些……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