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洞窟(1 / 2)

當前userid:22133785

當前useame:

由於齊仙出世,整片原來的樸匡界被打的七零八落,後來停戰的修士們移山填海,重新整治大地河川,才有了現在的七州。海外因種種原因也擴張不小,現在已有十四個域。海上小島眾多,各種奇花異木,上古異種都偶有出現。又兼具大海無盡的靈氣,漸漸化為整片樸匡界的精華之地。

由於大海的靈氣一直都存續著,在陸地靈氣慢慢枯竭的時代,諸多修真問道的修士很多都舉宗搬到海外,留下火種薪傳。是以自古以來,海外便是陸地上的人求仙的聖地,每朝每代都有不盡其數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出海追求仙緣。但大海最是喜怒無常,瞬息風雲變幻,海底又有上古時期分化出去的諸多種族,真正能抵達海中孤島的都百不存一。

由於地廣人稀,加之地處偏遠,海外一直保留著其悠閑的生活修真節奏。可以說,海外是目前樸匡界真道人最多的地方。即使現在靈界出現,也並未對海外造成多少衝擊。但現在畢竟過了三百餘年,再怎麼隱蔽也有部門海外仙門被找到,和大陸建立了往來,互通有無。凡是能與海外建立聯係的門派,由於其絕對比大陸豐富不知多少倍的珍惜材料供應,現在大多都已晉升大門派,要不接直接衰亡。垂涎這種往來得也不少,彼此之間紛爭不斷。何況往來一次收益固然驚人,風險也是巨大。海底多巨獸,有時一個荒古巨獸就能有數百米長,能在海麵上航行的隻有巨大的方舟。但大多數情況,即使有出竅期這種樸匡界最頂尖的修士護航,兩艘方舟最好的也隻能回來一艘。為此而被落井下石滅宗的也有幾例。不過要是有一個能通向海外的傳送陣,這種危險就能基本避免,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妥妥的穩賺不賠。

“門主,這裏就是?”鬱離被首座帶到了長空島,身邊數位高層都在。

“不錯,就是這裏。”門主指著一處洞穴,那洞穴隱隱放出幽蘭色的光,而且從中傳來的,是令人振奮的海風靈氣。羅雲門已經占據長空島不短了,對於這點還是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一行人舉步邁入洞窟。

裏麵別有一番景象。

洞窟被打造成規規整整的方型,岩壁裏被掏空了,就像一個小房間。穹頂不是現在常見的三角形,而是帶有弧度,看上去就顯得非常大氣,沒有洞穴的拘束感。洞窟四角,四條壁柱曆經數百年時光,仍堅實地撐著這個小房間。高高的岩角上擱置著幾盞燈,門主輕輕一拂,便亮起了青白色的光,映得四周好似天光直照一樣亮。四麵的岩壁還留存有打磨的痕跡,用手撐上去略有粗糙感。房間不大,牆上卻繪製了不少的壁畫,色彩以金碧為主,大多現已剝落,但仍能看得出,這裏是在講述一個當初的門派的輝煌。單單看著壁畫上高聳的山門,就知它曾經的氣象。整個房間的布置很是樸素,隻有一把腐朽的藤椅靜靜地立在一角,一張桌子伴著,再無別的任何裝飾、器具。這一華一簡,便如一詠一歎。勿需言說,自有一股氣韻。

最引人注目的是地上一個泛著藍光的傳送陣,幽幽的藍色光點像是蝌蚪一樣,在陣法線條內不停遊走,有些甚至脫離了線條的束縛,在空中以一種玄妙的軌跡起舞。但這種軌跡涉及空間知識,使人眼花繚亂。沒有一定推演能力的人都看不下去,鬱離沒看幾下就捂住眼退到一邊。洞窟外幽藍的光就是由它傳出來的。傳送,涉及空間,這可不是一般的修士所能接觸到的。一般至少也要元嬰,而且必須要對於空間有所理解才能布置出來。像是天羅長老,他就布置不出來。現在修真界大多沿用的靈界傳下來的傳送陣方法,有了現成的,他們對空間方麵了解更少,而元嬰期大多沒有足夠的道行去體悟空間,也就是出竅期大能才布置得出來。雖說布陣的材料易得,但以靈界的法子,布置需要兩名修士在兩處分頭進行。可想而知,現在修真界的傳送陣有多稀少。

上古道行仙數量眾多,占了整個上古修真界的五成。道行仙,雖說戰力不足,但觀天察地,對於各種的法則理解是極深的。傳送陣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大多一個宗門一種陣法,變化也是多樣,除了少部分規模巨大的陣,大部分隻需一人便可布置,比靈界傳下的要高明得多。不過上古的技術有利有弊,大量的傳送陣隻能通向對應的那一個,不像靈界的可以傳送多地,一個壞掉了就隻能望洋興歎了。這也導致了現在的修士們,能夠運用的上古傳送陣極為罕見。上古大量傳承就這樣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要是能夠得到上古的全部傳承,別說樸匡界,各界都可以說,就算不能與靈界分庭抗禮,保留本界自主是有可能的。可惜一切都隻是空談。

但羅雲門發現的這一個,不僅保存基本完好,連上麵布陣的礦藏、作為能源的晶石都還沒有碎裂、存有能量,現在天地衰變,上古常見的寶石也成了珍稀,以羅雲門的庫存都拿不全修複傳送陣需要的材料。當初他們無意間發現的時候,這裏的傳送陣並沒有被開啟。原本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但他們搗鼓半天之後卻驚喜的發現,這一套傳送陣的兩個陣竟然都可以用,否則傳送陣是不會發光的。這運氣不可謂不好,也就是此處被長久封閉,之後被地質運動化為秘境節點,得以吸收靈氣滋養。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