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兒才五歲,正是調皮的時候,讓他大半個月老老實實地坐在車上,太為難他了。
這樣限製他的天性,李小紅也不願意。
好在大寶小寶已經十五歲,可以獨擋一麵了,李小紅放手讓這兩個做哥哥的帶著弟弟,任由三個人在外麵瘋玩,一行馬車緩緩行走,為了探親,時間打得寬裕,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不著急,邊玩邊走,邊走邊玩。
路過一個集鎮,劉大牛還有閑情跑去買了個小馬,扶著小玉兒騎上去,把大寶小寶看得眼饞,可惜小馬太小,兩位哥哥怕上去把馬壓垮了。
家人們漸漸發現劉大牛極寵愛小玉兒,比大寶小寶小時候那差距太大了。
大寶小寶經常在嘴上喊著:“爹啊,我小時候咋沒這個呢,咋沒那個呢?”
劉大牛總是憨厚地笑笑,不作回答,有時說得多,錯得多。
再說了,年青時生的兒子和老來得子能一樣嗎,那心情跟過山車似的,一個座在天上,一個座在地上。
好在大寶小寶也極疼小玉兒,對這個與他們相差十歲的弟弟,實在起不來爭奪之心。
小玉兒從小在全家的寵愛下長大,與大寶小寶身上的識大體顧大局不同,他似乎無法無天一些。
不過,李小紅表示,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些再教育吧,其實她夢想著大寶小寶都已經這麼大了,可以幫忙帶孩子了,再過兩年這兩個兒郎都該成親了,唉,不能往下想,再想自己就老了。
金城郡的農莊還是那樣古樸,李小紅夫妻對視一眼,兩人心情激蕩,這是他們的家,這裏擁有他們最美好的記憶。
大寶小寶撒著歡地跑進了莊子,這裏有他們的兒時玩伴,還有大狼狗。
吃不完的宴請,喝不完的酒糟,這是李小紅對回歸家族的感受。
大寶小寶天天跑得不見人影。
終於找到一天,全家人都在家的時候,李小紅趕緊問大寶小寶:“你們兩個可是要參加考試的,這天天玩,怎麼回事?”
大寶道:“來了後,才發現,我們的學識水平比以前的同學要高很多。”
小寶接:“所以,我們狠有把握,就不想複習了。”
大寶接:“娘,你放心,我們能通過考試。”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兩人說話開始配合,一個人說上句,一個人接下句,兩人總能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思。
李小紅不樂意了:“你們的水平不是和以前的同學比,要和全國的學子比,一點點成績就驕傲,哪能進步。”
大寶小寶畢竟是十幾歲的孩子,要求他們太高不現實。
李小紅決定,不再接受宴請,天天在家盯著大寶小寶溫習功課,君不見,高考生的父母比高考生還緊張,還辛苦。
一本書一本書地默寫,抽誦,檢查,一天下來,李小紅嗓子都啞了。
劉大牛倒沒說什麼,望子成龍的心情,他一樣有。
大寶小寶舍不得了,一個人幫兩個人複習,阿娘一天說到晚,嘴巴沒停過,太辛苦了。
大寶小寶決定自己複習,兩人可以互相幫忙檢查,抽背,在幫別人複習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