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巧遇
鴛鴦橋上巧相遇,一見鍾情兩人戀;
折扇一贈動芳心,殘繡孤夢有人憐。
冬日裏的陽光甚是暖心,後院裏的梅花悄然綻放,滿園裏嬉笑言談好不熱鬧。
此時無事,琴兒孤身一人手提紅絲手帕呆坐橋欄,靜看院中梅花殘瓣散落,心中不由感傷起來。湖裏的成雙成對的鴛鴦形影不離,好是合歡。
此時她忽又想起剛才環春手帕那對繡得極其精致的鴛鴦來。心中不免有羨慕之感。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冷落成泥輾作塵,隻有香如故。”一位手持折扇,眉清目秀,美如冠玉,衣冠楚楚,英姿颯爽,一表非凡的公子哥從對橋吟詩踏來。他身後的伴童不時叫好。
琴兒默默聞聲起立眺望,那公子哥在與伴童談笑間回頭注意到了橋上呆站的琴兒。他被她的美貌全然吸引住了。竟忘了行走。手中的扇子早已跌落在地,他竟然也不曾察覺。
幸好站在身後的伴童眼疾手快,忙上前將扇子拾起交予公子。
要不然,就被公子踩得粉碎。
琴兒素日未曾與他謀麵,然與他巧遇卻心中不知怎地害羞起來,她忙轉身離去,誰知那位多情公子竟讓她留步。
“請問姑娘是哪家的千金,我怎的不認識你?”公子上前詢問道。
“我不是什麼千金小姐,隻是府上一端茶送水的丫鬟罷了。”琴兒不敢抬頭,手中的絲巾差點被她揉壞。
“姑娘不必過於自卑,看你年輕漂亮,來日方長,何須在此自尋煩惱?”
“公子沒事的話我要走了,待會還要去後花園傳膳呢!”琴兒剛想轉身離開,誰知那公子竟上前將她的手拉住。站在一旁的伴童急忙轉過身去,假裝什麼也沒看見似的。
此時琴兒驚恐萬分,不知所措,而後睜大雙眼,呆若木雞。
“姑娘莫驚,今日能與姑娘鴛鴦橋巧遇,實屬緣分。”
琴兒這才知道此橋就是人們常說的“鴛鴦橋”,兩橋相距不過數米,橋身齊頭並架與繡湖之上,好似湖中嬉水的兩隻鴛鴦,因此取名“鴛鴦橋”。
每逢七夕之夜,後花園涼亭樓閣、走廊路徑都被花燈裝點一通,景象十分壯觀。
此夜,李府定要請來最有名的隴劇戲班前來助興唱演。府上府下燈火通明,佳酒陳釀、美味佳肴應有盡有,歡聲笑語徹夜未息,熱鬧非凡更是言語難描。
七夕之夜,假山暗道、僻靜林園、橋頭樓柱定是男女談情說愛首選的寶地。跟著戲文音律搖頭哼唱,品著美酒佳肴談天論地,忙裏偷閑暗想心中佳麗,是府上許多青春年少的公子哥們一貫的樂事。
“公子切不要亂語,讓小人知曉,我名是小,壞了公子的大好前程是大。”琴兒羞紅著臉,擔心院子之人看到,急忙掙脫站在一旁,低聲說道。
“實在抱歉,恕我剛才冒犯,我並無輕薄之意,久未出書閣,我自幼酷愛臘梅、荷花,今日伴童說後花園梅花盛開,嬌豔美麗,我特前來觀賞,趕巧與姑娘在此相遇,實屬有緣。出行唐突,身上也沒帶什麼禮品,小弟願將寶扇贈上,以做友誼之證。”
“少爺,這可是王爺所贈寶物,豈能隨便贈人?”伴童急忙言道。
“不許多嘴,我深知此物為王爺所贈,才可配眼前這位神仙似的姑娘。”公子將扇子輕輕合起雙手呈與琴兒。
琴兒哪曾見過這種場麵,身處底賤,常日侍候於人,不受主子打責已是燒了高香,哪有人當麵誇耀自己的,用一些浮誇之詞付應一番也就罷了,可偏偏說我是什麼神仙似的姑娘,這若是叫旁人聽了,豈不笑話於我。也罷,這隻不過是富家紈絝子弟,專挑些好聽的,哄女孩子開心罷了,不必當真。
“這麼貴重的東西,我實在不能要,況且你我有不曾眼熟,一麵之緣,豈能巧奪公子垂憐?還是請公子收回剛才所言。”
“既然你我未曾謀麵,今日一見,就像你所說;也是一種緣分。你怎知你我這隻是一麵之緣呢?我以為今日巧遇這僅僅是個開始而已。姑娘就不必推辭,我意已決,姑娘能瞧得起我,就請姑娘收下此物,做個念想也是好的。”
琴兒看眼前這位公子很是誠意,又怕她再次拒絕恐傷公子一番美意,於是她接過寶扇,打開一看,一幅含苞怒放的梅花圖,竟栩栩如生地躺在寶扇上。旁邊還有墨寶題詩一首:“與世不爭名,與花不爭春;百花寒齊薨,她竟雪中逢。”落款——雅琪。
“梅花是南郡王爺畫的,詩是我家少爺題的。”伴讀炫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