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珍惜身邊陪伴過我的每一樣小東西,它們是暖的,盡管那暖很微弱。
(2)一個雨夜,一隻流浪貓貼著我的窗子,可憐兮兮地望著我,它在尋求一絲溫暖。我打開窗子放它進來,它的身上發出腥臊的氣味,很是難聞,我給它好好洗了個澡,才得以煥發了最本真的活力。第二天在倉庫裏,我竟然看到它捕捉到了一隻很大的老鼠。它的皮毛被老鼠咬掉了好幾撮,看上去有些疲憊不堪。它一邊不停地舔舐著傷口,一邊“喵喵”地向我叫著,似乎在向我炫耀著自己的本事。(1)這種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強,它一定是在報恩吧。
(3)它最終還是與我不告而別了,或許是找到了以前的主人,或許是發生了什麼意外,都不得而知。我隻記得,它第一天來的那一晚,就睡在我的被窩裏,腳底下,盤著一團瑟瑟發抖的暖,仿佛一個抽泣著的撒嬌的小孩。
(4)我暖著它,它又何嚐不是在暖我。
(5)很多年前,撿回來一隻吃了老鼠藥的奄奄一息的鴿子。它瑟瑟發抖,在我的懷裏,用哀傷的眼神看我。我給它不停地灌水,或許是老鼠藥被雨淋得失去了藥效,它竟然奇跡般地被我救活了。在我的屋簷上,它重新抖擻起精神來。我喜歡把糧食放在手掌上喂它,它輕輕地啄,似乎怕啄疼我,吃飽了,就飛到我的肩膀上,在我耳邊咕咕地叫著。我聽不懂它說什麼,但我知道,那肯定是一些好聽的話。純白的鴿子像一團雪,讓我時不時地擔心它會被陽光融化掉。
(6)它不但沒有融化掉,而且還斷斷續續地引回來一大群野鴿子,我的屋簷從來沒有這般生機盎然過。倒是我被這一團團、一簇簇的暖給融化了。一顆心再不願去追名逐利,變得柔軟,變得慵懶,隻想安安靜靜地享受陽光,享受風。
(7)妻子從垃圾箱裏撿回來一根鴨掌木,看著這根光禿禿的棍兒,我開玩笑說:“這是誰家老頭兒的拐杖吧!”妻子卻執意說它還有生命,“你看這樹根兒,還有很多須子在呢,那證明它還活著。”
(8)妻子細心地把它移植到一個大花盆裏,精心照料,它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了!幾乎是一天一個小巴掌,(2)慢慢地,那幹巴巴的樹身上就有無數個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歡慶自己重新複蘇的生命。
(9)我想,萬物都是有靈的吧。這棵老木,垂垂朽矣,可是竟然使勁兒地將自己抽巴巴的身體,再煥發出一次青春來。那是對我們善念的回報啊!
[10]那顫巍巍地冒出來的幾絲柔綠,仿佛一團瑟瑟發抖的暖。借著那微弱的一團暖意,多冷的冬天我都不再畏懼。
>>>本文入選試卷現代文閱讀真題
1.圍繞“瑟瑟發抖的暖”,文章主要寫了哪三件事,請簡要概括。
2.請按要求答題。
(1)這種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強,它一定是在報恩吧。
(句中的加點詞“不自量力”指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慢慢地,那幹巴巴的樹身上就有無數個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歡慶
自己重新複蘇的生命。(請從修辭角度賞析)
3.文章第[10]節有什麼作用?
4.請結合文章內容,聯係生活實際,談談你獲得的啟示,字數80-100.
>>>原題名師解答
1.(1)我溫暖貓,貓亦在暖我。
(2)我救護鴿子,鴿子回報我溫暖。
(3)妻撿回鴨掌木,它冒出來幾絲柔綠,回報我們。
2.(1)“不自量力”指這隻被我收留的流浪貓主動去捉很大的老鼠,弄得有些疲憊不堪,連皮毛都被老鼠咬掉了好幾撮。這樣寫,意在突出這隻貓的報恩之心,表達作者對貓的感謝之情。(2)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樹身上綻出的無數柔嫩綠葉比作“無數個小巴掌”,並用“鼓掌”將它擬人化,生動地表現出在我們照料下鴨掌木“起死回生”的動人情景,進而突出它的報恩之心。
3.(1)篇末點題。(2)照應前文,總結全文。(3)含蓄的點明中心,表達了“給他人溫暖,就是給自己溫暖”的主旨。
4.得分示例:在這個世界上,給他人溫暖,就是給自己溫暖(其他啟示亦可)。正如文中的“我”,救護鴿子,鴿子以親近“我”、帶回同伴回報;生活中,我們應該關愛他人,給他人幫助,這樣,我們就能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當我們“瑟瑟發抖時”,別人就會給我們以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