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後來才知道的,那十塊錢,是他輾轉騰挪了一天,從幾個人手裏一元兩元東拚西湊借來的,因為他窮,別人都不肯借給他太多的錢。然後,他又將這瑣碎的零錢到儲蓄所換成了一張嶄新的十元錢,他說這樣吉利。
舅舅六十多歲的人了,還在工地上當力工。因為他沒有勞保,唯一的兩晌地也都給了孩子,他還得生活,還得伺候癱瘓在床的舅母。終於有一天,他在腳手架上跌下來,從此一病不起。那是他這輩子唯一停下來不去勞作的日子,也是他生命的終點。
舅舅撒手人寰的時候,也沒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在他病重的日子裏,我去看望他,給他捎去一件新衣服,可他不穿,他開玩笑說,帶補丁的衣服穿著暖和,厚實。
如今,舅舅在地下,依舊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吧。我不知道,那些補丁,能否真的給他帶來溫暖。
>>>本文入選試卷現代文閱讀真題
1.請根據文章內容梳理我對舅舅的情感變化過程,補全填空下列表格。
2.舅舅為什麼一直沒有擺脫貧窮的命運呢?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請簡明扼要的說說其中的原因。
3.本文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文中劃線句子采用的是什麼描寫方法?
4.選擇恰當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1)舅舅家裏就像是個無底洞,總也無法填滿。
(2)舅舅一輩子都沒能擺脫貧窮,舅舅一輩子都在穿帶補丁的衣服。
5.貧窮,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有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全球生活在每人每天消費1.25美元以下的貧困人口減少到13億。如何讓這些人盡快擺脫貧困,是全世界有道義有責任的人們共同的責任。請你也來為這13億人口出貧困出謀劃策。
>>>原題名師解答
1.(1)嫌棄厭惡(2)舅舅給我救急的100塊錢學費,舅舅給我孩子見麵禮。(3)同情(4)懷念
2.(1)沒文化又缺乏創新的智慧,隻能幹普通的繁重體力活。(2)舅母癱瘓在床,給舅舅的家境雪上加霜。(3)社會保障製度不夠完善。
3.先抑後揚 動作、語言
4.示例:(1)運用比喻的修辭,把舅舅家比作一個無底洞,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舅舅家境十分的貧窮,需要接濟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2)運用反複的修辭,連用兩個“一輩子都”,更突出的強調了舅舅的貧困。
5.示例:(1)各國政府要通過教育提高人的知識素養,改變人們的觀念。(2)各國政府對貧困人群予以政策上的扶持與幫助。(3)我們盡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關心貧困人口,幫助他們走出貧困。(4)國際社會加強脫貧致富的合作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