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平投軍(1 / 2)

第三回秋平投軍

半年之後,趙栩的身體完全康複了,他偽稱是秋郎中的表弟,每天幫秋郎中劈材、煎藥,或給病人推拿、整理經脈,晚上亦教秋郎中的兒子秋平武功。這樣,一晃十年過去了。一天,他對秋郎中說要回衡山,因為此時滿人發現漢人已經為數不多,自己還需要奴才耕作和伺奉因此,對漢人的大屠殺便宣告結束,統治由屠殺轉為安撫,這樣,社會也便日趨穩定起來,南往北來也不再使用路引。

十年的相處已使秋郎中和趙栩情同手足,秋郎中是個明白人,知道他們終須一別,便忍著心中的淒楚給趙栩打點行裝,置了一桌送別酒,雙方尊重告別。趙栩留下一本武功秘籍,囑咐秋平務必將秘籍上的武功練成。他自己因為天資所限,對秘籍上的武功沒有參悟,所以也無法給秋平任何指導幫助。這本秘籍是他在武夷山的一個寺廟裏發現的,原本想帶回衡山讓師叔和師兄弟們參悟,因為假道南京,以至最後陰錯陽差到了京城。他深愛秋平,便把這本武功秘籍留了下來。秋平此時已經有了衡山派武功的根基,待趙栩走後,便專心潛修秘籍上的武功,雖然他的天資也祗一般,但他天性醇厚,不喜歡胡思亂想,所以能夠將注意力集中,不久,竟有所參悟,幾年後,對這本秘籍上的武功已經略有小成,注入內力,刀上便會出現閃爍藍光。

一晃又是五年,順治皇帝封漢人李顯貴為鑲白旗漢軍固山額真,李顯貴上任不久就征幕漢人從軍,秋平的年紀和家庭的情況均屬被征之列,秋郎中無奈隻得讓秋平從軍。臨別時對秋平道:“你現在雖然加入了漢軍營,但仍然是為滿人效命,如果派你剿滅明軍或義軍,你不可殺他們,假裝周旋便可。”想了想又覺不妥便又道:“上了戰場可能便身不由己,兩軍交起戰來,你不殺他們,自己便可能被他們殺死。所以,你見機行事便是,總之是以盡可能既保全自己,又不殺漢人為上。”

秋平答道:“是,孩兒知道了。”

秋平到了軍中,由於醫術高明,大大地超過了軍伍中的醫生,治痊了不少士兵和將領的病症,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同其他的士兵、備禦、遊擊甚至不少將領都相處甚篤。因為他早已把秘籍上的口訣記熟了,每天在操練之餘,便到僻靜的地方練功。偶爾被其他的士兵、將領看見他刀上藍光閃爍,大都知道他有真實武功,對他更是另眼相看。

一日,軍營號鼓齊鳴,全營將領士兵迅速到校場集中,原來,李顯貴打算挑選二百個武功高強的軍校和士兵做自己的親兵,因此,擺下擂台進行選拔。

李顯貴宣讀了命令以後,對全營將士道:“那邊二十個勇士是本都統向鑲白旗滿軍固山額真索渾索大人借來的,他們都是一等一的勇士,是索大人的親兵。比武采用自願原則,願者上台,以二十招為限,你們隻要在二十招裏沒有被他們擊敗便可以候選本固山額真的親兵備禦。比武盡量點到為止,但畢竟刀、槍不長眼,因此,如果不幸受傷甚至被殺,本固山額真會撫恤你們或你們的家屬。”心中卻道:“你們滿人一直看不起我們漢人,今日最好將你們全部打敗,我也可以選出一些武功高強的親兵。”

秋平心想:“父親吩咐我與明軍交戰時不殺漢人,但打起仗來我根本無法做到。如果我做了李顯貴的親兵,便可以避免直接與明軍交戰,免得做不敬不孝之事,不如上去試試。”

過了約有二個時辰,擂台上已經戰了十六人次,隻有一位備禦鬥過了二十招,二位備禦在十五、六招時敗下陣來,其他的備禦和士兵都沒超過十招。有一個備禦和三個士兵被殺死,二個備禦和五個士兵受了傷。滿人勇士得意洋洋,一個個傲然寫在臉上。

距最後一位挑戰者下場已經過了不少時間了,一個參將在擂台上叫道:“還有沒有人願意上來比試?”李顯貴此時麵目沮喪,坐在椅子上不發一言。

秋平又等了片刻,見無人上去,便走出隊伍到擂台前報道:“二營士兵秋平願意一試。”便持刀走上擂台,一個滿人勇士立刻持刀跳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