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本篇最初刊載於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奔流》第一卷第一期。)《藝苑朝華》廣告
雖然材力很小,但要紹介些國外的藝術作品到中國來,也選印中國先前被人忘卻的還能複生的圖案之類。有時是重提舊時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遺產,有時是發掘現在中國時行藝術家的在外國的祖墳,有時是引入世界上的燦爛的新作。每期十二輯,每輯十二圖,陸續出版。每輯實洋四角,預定一期實洋四元四角。目錄如下:
1《近代木刻選集》(1)
2《蕗穀虹兒畫選》
3《近代木刻選集》(2)
4《比亞茲萊畫選》
以上四輯已出版
5《新俄藝術圖錄》
6《法國插畫選集》
7《英國插畫選集》
8《俄國插畫選集》
9《近代木刻選集》(3)
10《希臘瓶畫選集》
11《近代木刻選集》(4)
12《羅丹雕刻選集》
朝花社出版。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四月朝花社出版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第一集《奇劍及其他》書後。)《文藝連叢》
——的開頭和現在投機的風氣使出版界消失了有幾分真為文藝盡力的人。即使偶然有,不久也就變相,或者失敗了。我們隻是幾個能力未足的青年,可是要再來試一試。首先是印一種關於文學和美術的小叢書,就是《文藝連叢》。為什麼“小”,這是能力的關係,現在沒有法子想。但約定的編輯,是肯負責任的編輯;所收的稿子,也是可靠的稿子。總而言之:現在的意思是不壞的,就是想成為一種決不欺騙的小叢書。什麼“突破五萬部”的雄圖,我們豈敢,隻要有幾千個讀者肯給以支持,就頂好頂好了。現在已經出版的,是——
1《不走正路的安得倫》蘇聯聶維洛夫作,曹靖華譯,魯迅序。作者是一個最偉大的農民作家,描寫動蕩中的農民生活的好手,可惜在十年前就死掉了。這一個中篇小說,所敘的是革命開初,頭腦單純的革命者在鄉村裏怎樣受農民的反對而失敗,寫得又生動,又詼諧。譯者深通俄國文字,又在列寧格拉的大學裏教授中國文學有年,所以難解的土話,都可以隨時詢問,其譯文的可靠,是早為讀書界所深悉的,內附藹支的插畫五幅,也是別開生麵的作品。現已出版,每本實價大洋二角半。
2《解放了的堂·吉訶德》蘇聯盧那卡爾斯基作,易嘉譯。這是一大篇十幕的戲劇,寫著這胡塗固執的董·吉訶德,怎樣因遊俠而大碰釘子,雖由革命得到解放,也還是無路可走。並且襯以奸雄和美人,寫得又滑稽,又深刻。前年曾經魯迅從德文重譯一幕,登《北鬥》雜誌上,旋因知道德譯頗有刪節,便即停筆。續登的是易嘉直接譯出的完全本,但雜誌不久停辦,仍未登完,同人今居然得到全稿,實為可喜,所以特地趕緊校刊,以公同好。每幕並有畢斯凱萊夫木刻裝飾一幀,大小共十三幀,尤可賞心悅目,為德譯本所不及。每本實價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