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於二月初到達海濱,程淼感覺這裏完全就是北冰洋,就差看見北極熊了。程淼由於是南方人,對零下的氣溫就覺得特別冷,以前無論在哪裏,哪怕加拿大的阿爾巴特,一到冬天都不出門,室內極為暖和,如果是滑雪,運動著的,況且裝備也好,滑完回酒店,一樣可以身著單衣。在這裏人煙都沒有一個,哪裏來的中央供暖,一路行來,目光所及,荒蕪人煙,已經提前趕到的燕軍已在此安營紮寨,個個凍的跟狗似得,程淼一陣同情,不過看他們的樣子,沒有想象的糟糕,這裏不是北冰洋,越往海濱,多山、丘陵,植被越豐富,程淼想,估計是溫帶海洋氣候吧。
程淼早將空間裏的紅外線保暖衣穿在裏麵,這種隻要有日照就可以加熱,還可以調節溫度,並設有能量棒維持恒溫裝置的最新科技可穿戴設備可不是蓋的,這個衣服是為專業的登山隊員,滑雪運動員研發,其目的是萬一遇上危險,能長時間維持衣服內的恒溫,杜絕那種因為等待救援時間過長,而被凍死凍傷的可能。其實這種冰雪運動事故,大多數都是傷者在等待救援的時候,在嚴寒天氣中,體溫流失過快而被凍死。其中能量棒宇的公司為此訂製,大致一個煙嘴大小的能量棒,極限能維持3個月的能量需求,3個月後必須冷卻處理,否則會出事故,但邏輯上,三個月還沒有等到救援的話,估計就不是冷死,是餓死的了,所以這應該也不算設計有瑕疵。但由於這個問題,c國認為該可穿戴設備是有安全隱患,沒能作為商品麵世的,現在仍處於測試階段。
程淼本著裝備要齊全的心態,裝備了4套,這種衣服暫時都是均碼,大小可以自行調節,人小捂得緊一些,重疊的部分多些,身材高大的,捂得鬆一些。如此一來,程淼算是被捂得嚴嚴實實,需要在運動的時候把溫度調到最小,否則,就會看見她一個大汗淋漓。
不過,腳和手是不能穿戴的,隻是在手和腿管處設有延長區域,畢竟材料還不算輕柔貼身,手腳有的話會影響運動動作,因此設計的時候是以如果受傷,或者需要的時候將延長套到手腳上就好。
臉也凍得生疼,特別是經過這一路趕路,哪怕帶了厚帽子,都覺得腦袋跟放在冰櫃裏似得。到了也沒有多話,跟管事的說了要這麼海灘曬鹽,怎麼煮鹵,讓大部分人開始製鹽,由於這種生產方式緩慢,產量較低,又搜度發現,根據“海岸潮灘生鹵”的理論,帶著羽三等人勘測了整個長達幾百裏的海岸線,收集了n多的專家係統需要數據,確定了3個地下鹵水獲取地點。該理論提及,如果港灣海岸雖隻有10餘米厚的一個海侵層,形成時間僅有不到一萬年,但下部存在厚10米~20米以上的更新統陸相層,可能是有利儲鹵層,首先是要找到這樣的利儲鹵層。程淼不是地質專家,但空間的主機裏有一個專家係統。
------題外話------
伽藍最早的想法很多,想把空間與其他的空間作品做些區別,感情線也構思的有些特別,可惜,寫著寫著,發現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各位看官,湊合著看看吧,卡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