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健康提醒”
(1)鋁元素攝入:鋁元素不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人體每天的攝鋁量應控製在0.004克以下,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每天攝取的鋁量絕不會超過這個量,但是經常喝鋁鹽淨化過的水,吃含鋁鹽的食物,如油條(100克油條中約含有0.33克明礬)、粉絲、涼粉、油餅、易拉罐裝的飲料等,或是經常食用鋁製炊具炒出的飯菜,都會使人的攝鋁量增加。
鋁在人體內是慢慢蓄積起來的,其毒性緩慢且不易察覺,然而一旦發生引起代謝紊亂的毒性反應,則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鋁的吸收,減少使用鋁製炊具,少吃炸油條、由鋁包裝的糖果等食品,少喝易拉罐裝的飲料,應減少服用由鋁製成的部分藥品。
目前,鋁製炊具已成為現代人類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鋁化合物也可入藥治病和作為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鋁製炊具時,應保護好鋁製品外部的氧化層,避免同其他硬質器具摩擦,以防止鋁粉混入食品中。還應避免鋁製品炊具盛放過鹹、過酸或堿性食物,以使保護膜不遭到破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礬,明礬是鋁化物,它作為食品添加劑被人們經常使用。如在粉絲加工製作過程中,必須加入0.5%左右的明礬液,但隨著粉絲的成形和幹燥,粉絲中明礬的含量會相對增高。所以,油條、粉絲不宜經常食用,不然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潛在的危害。
(2)飲食建議:世界衛生組織於1989年正式將鋁確定為食品汙染物而加以控製,並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許鋁攝入量為60毫克。建議要盡量少吃油炸食品,盡量少用含鋁的膨鬆劑,盡量避免使用鋁製的炊具及餐具。除了膨化食品,粉絲、油條、某些化學發麵劑做的饅頭、加過麵粉強筋劑的麵粉等,都會引起鋁過量攝入,在包裝材料方麵,鋁鍋、鋁飯盒、鋁壺等在裝盛食品時有可能使鋁溶出。最好不要用鋁製品盛酸性、堿性和鹹的食品,不要將食品長期存放在鋁盒或鋁鍋裏。用鋁合金製成的易拉罐,在加工過程中,難免有些地方保護性塗料沒塗上,或塗得過薄,致使罐內壁鋁合金與飲料接觸,這會導致飲料中鋁含量逐漸增多。所以,易拉罐飲料不宜常飲、多飲,特別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兒童和排泄功能較差的老年人,更要少飲為妙。平時喝飲料應盡量選擇玻璃瓶或者軟包裝飲料,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者補充硒微量元素,可以有助於排泄鋁元素。
擴展閱讀文獻
1.梁英豪,“鋁與人體健康”,《中學生理科月刊》,1996年第24期
2.徐幼和,“鋁與人體健康”,《有色金屬加工》,1998年第1期
3.申冬傑,趙先英,“鋁與人體健康”,《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04年第2期
4.章麗萍,“淺談鋁汙染與人體健康”,《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2期
5.王鐵戰,邱玥珣,“鋁元素與人體健康”,《醫治動物防製》,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