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胖中年男人送走了顧客,剛要回身進屋,見三個年輕人在門口站著,便笑著問:“三位是到本店尋寶的嗎?要是尋寶,我這寶貝可是不少,我馬三眼的名號在這條街可以出了名的,誰都知道,我家店裏的寶貝可都是貨真價值的。”
這胖子正是這馬家古董鋪的掌櫃,本名叫馬武,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兒。因為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兒時常被喊“馬三”,年齡大了,北京這地兒有個風俗,就是習慣在別人後麵姓名後麵加個“爺”字,表示尊敬,所以便又稱呼他為“馬三爺"。剛才他自己喊自己是馬三眼,則是這行裏人送的稱呼了。馬三爺,馬三眼,名字差不多,因為這馬家古董鋪自從馬三爺掌櫃以來,從來沒進過贗品,看什麼東西從未打過眼,像是比別人多了一隻眼一樣,而且他也有一句帶口語兒,平時談生意著急了,便喊道:我不給你好好說說,你還真不知道我馬王爺三隻眼。所以,馬三眼這個名字倒是漸漸流傳開來。
一些常在潘家園轉悠的人一聽說馬三眼,都是又豎大拇指,又是吐唾沫。豎大拇指是因為都佩服他那眼力勁兒,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每天在潘家園撿漏的人不計其數,打眼的人多了去,所以都想著練就馬三爺這能耐,而吐唾沫則是因為這人向來是不還價,報了什麼價就是什麼價,愛買不買,我能給你保證你買的玩意兒是真的就行,不好說話,就因為這,還時不時地和旁人吵起來。
鍾山見這胖男人錯把自己當成進店買玩意兒的客人,有些窘迫,連忙解釋道:“不不不,我是來找人的。”
“找人?哦,你是來找我兒子的吧?那狗東西沒在家,你們改天來吧。還有呀,別每天東遊西逛的,你們可是社會主義的大好青年,祖國建設可是要靠你們的,每天痞子一樣在街上東遊西逛能有什麼好兒?”馬三眼說道。
鍾山心下著急,心裏暗罵這胖男人,我剛到這裏,還沒說話就被你罵上了?可是嘴上卻不能還回去,而是耐著性子繼續解釋道:“你誤會啦。我剛到北京,我也不認識你兒子,我是來找一戶姓馬的人,喏,這是他家的號碼。”
馬三眼疑惑地看了看鍾山,連忙將那寫著電話掛號的紙條接了過來,看完之後又朝著鍾山上下打量了一番。“你姓鍾?"
鍾山連忙點頭。“是的,我姓鍾,叫鍾山。”鍾山有些高興,看來是找對地方了。
“鍾如海是你……”
“是我父親。”鍾山連忙回答。
“快,快,快,趕緊到屋裏來!”馬三眼很是激動,連忙拉著三個人往店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