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引路燈籠(2 / 2)

但是,就是這點兒簡單的線索,還是被鍾如海發現了苗頭。於是收拾東西,便要出門。

鍾山看外麵黑雲壓頂,時不時有轟隆隆雷聲傳來,不禁替父親擔心,誰料鍾如海卻說:“你跟我一起去吧,正好見識見識。”

於是三個人拿著手電筒,鍾如海又拿著藏魂瓶等東西,用個油布一裹,便往外走。正在此時,劉家媳婦抱的老三恰好撒尿,鍾如海忙端起旁邊一個小盆給結了去,邊接邊說:“這可是個好東西,沒準今晚就靠它就行呢。”

劉家媳婦不明白什麼意思,鍾如海笑笑也不解釋。三個人朝南走去,先將孩子放在家裏,有老大老二照看,然後才從外麵鎖了門,生怕孩子們亂跑。這才匆忙朝南奔去。

小鎮隻有西邊有山,南邊充其量是個高一些的丘陵,並不是很高,但卻和西山相連,當地人稱呼南邊這個叫做“南崗子”,西麵那個才叫“西山”。

鍾如海、鍾山和劉家媳婦三個人打著手電沿著南崗子下的一條小路往南找去。這小路相對而言要平坦一些,平日裏人們出城走親訪友,這條路也是走的多,但唯獨有一點,就是要就勢繞一個大彎。還有另外一條路卻是近一些,隻是在那崗子上麵。崗子上樹林茂密,經年少有人走,隻有死人或者打獵的時候,才有人上去。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南崗子本就是個亂葬崗。據說當年日本鬼子進中國的時候,殺了那麼多人都被丟到了那裏,由於老年間,很多孩子生下來便夭折,也被統統埋到了那裏,一到晚上,就能看到鬼火飄蕩,鬼哭狼嚎的。

當然,鍾如海特意去看過這個情況,大部分時候還是沒事的,偶有幾個孤魂野鬼,鍾如海便將他們帶回來,或者安撫一頓便沒了事。

在小路上走了一會兒,並沒任何發現。都半夜三更了,誰還會在這種地方過路。三個人不禁停住腳步,四處打量。

鍾如海抬頭看去,但見崗子之上,鬼火嶙峋,飄飄蕩蕩,雖然無風,卻也各自玩的熱鬧。忽然間,劉家媳婦指著林間一個亮光問道:“鍾先生,那是什麼?”

鍾如海定睛看去,竟是一個燈籠。燈籠通體泛黃,正飄飄悠悠地朝西走去,在密林裏時隱時現。鍾如海心裏有了數,由於距離較遠,手電光根本無法打到那個地方,鍾如海說道:“追上去看看。”說著,腳步不停便朝那邊趕了過去。

一路之上,灌木叢生,荊棘滿布,哪裏能行得了人,三個人顧不得荊棘撕扯著衣服,也無暇顧及腿上被劃出道道血口,好大一會兒才算離的那燈籠近了一些。卻發現那燈籠前麵根本無人,而燈籠後麵竟然跟著一個人影,那人不是別人,正是這要賬歸來的老劉。

或許是那燈籠發現了鍾如海他們似的,竟然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朝西邊飄去,而老劉似是呆傻了一般,也跟著那燈籠一直走著,似是並不知道腳下那般難走。

老劉媳婦見罷,忽然歇斯底裏地大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