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驚見屍鱉(2 / 2)

石龜馱碑主要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組成。由於碑首常以螭首雕飾,故又稱"螭首龜趺"。"螭首"是龍的九子之一,而人們常誤稱它是龍頭。

傳說那石龜名叫"贔屭”,是龍的第九子。它力大無窮,能馱三山五嶽,常在江海裏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時,常讓它推山挖溝,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後,大禹怕贔屭惡習不改,於是便用一塊特大的石塊壓在它的背上,石碑上刻有治水的功績,這樣使它永遠也不能亂動了。可見,贔屭本不屬龜類,隻因叫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龜",並一直沿稱了下來。由於它擅長負重,頗受中國曆代帝王器重,讓這位龍的兒子來負"天子"之碑,後來朝廷的一些大員也被皇帝允許使用贔屭駝碑,以示朝廷恩典。

由此可見,那贔屭體積又大,且是力大無窮的,皇帝的碑尚且不能被壓到地下,那這天官墓卻找不到石碑,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當年造的贔屭體積太小,被這天官墓碑壓入地下,要麼便是當初根本就沒用這贔屭駝碑。而不論是哪種原因,都已很是蹊蹺,值得去細細研究。

如果原因是前者,貌似有些說不過去,即當年若有這贔屭,這是山,都是山石,石碑是有多大的力氣才能把贔屭壓入底下?況且即使壓入地下,那這石碑也必然會隨著下沉,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碑文完整的露在外麵,沒有半點沉下去的跡象。如果本就沒安排贔屭駝碑,那這墓碑總該是有底座的,可是這碑卻是從上到下都是一般大小,並不見半毫底座的影子,況且,天官這樣的大官,如果不是犯了什麼大罪,朝廷定是會安排厚葬,駝碑是少不了了,所以說,這李天官可能是受到了朝廷的貶謫,所以取消了這個待遇,但是或許是功過相抵,將功補過,不念功勞年苦勞等等,朝廷法外開恩,給了他厚葬的權利,卻唯獨取消了贔屭駝碑?

鍾山的大腦在飛速地旋轉,卻是“剪不斷、理還亂”,要想解開這天官墓之謎,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坎兒,正如小七所言,那墓碑定有蹊蹺。鍾山恨不得現在就把那墓碑挖開,一看究竟。不過他知道,這不過是空想罷了,首先現在是晚上,又隻有自己和漿糊兩個人,而且那屍鱉明明就躲在那墓碑下麵,一旦挖開把那些屍鱉激怒,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的。這樣勞動強度大,危險係數高,鍾山可沒那麼傻!

“鍾叔,咱們該怎麼辦?”漿糊一旁問道。

“怎麼辦?回去唄,難不成咱倆還把這墓碑給挖出來呀?”鍾山無奈地說道。

漿糊聽鍾山這樣一說,便指著那地上的人皮,說道:“那這東西咱們怎麼處理?”

“燒了吧,留著除了嚇人也沒別的作用了。”鍾山說道,邊說,邊側目朝墓碑一側的翁仲看了看。

漿糊將那人皮用鐵鍁團到一起,忽然聽鍾山大聲說道:“出來吧,躲了這麼久,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