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也有天官之說。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舊時用作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鍾山腦子裏思索了半天,也就想到了這三點,可是哪個貌似也和這戲台不是十分的匹配。
張衛國本就是要準備給鍾山解疑答惑的,見鍾山盯著戲台細看,知道他已有了疑問,也不著急,隻是一旁靜靜地等著。
鍾山目光看向下方。台裙也皆為石頭砌成。上麵也是雕花刻雲,仔細看,卻又多了許多人物。鍾山心下不禁好奇,趕忙走到台子一側,繞台細細看去。這台裙上刻的貌似是一個人的成長史。最開始周圍的一幅畫中,有山有水,有竹有人,一個小孩,臥牛捧書。看那風景,不似北方,倒像極了江南之地。
鍾山心下詫異。北方怎麼出來了南方情景,不覺繼續往下看去。一個綸巾少年背一竹質書匣,上麵挑著四根高高的竹竿,竹竿頂端有布遮擋,鍾山在小畫書裏見過這,這是古代很多讀書人常背的東西,貌似是外出求學?鍾山快速地看著,下麵的情景在他預料之中,一個人頭戴官帽,卻不似清朝人大辮子模樣,和明代的兩翅帽很是相似,跨馬而行,有人牽馬。
看來這個當官的衣錦還鄉,回家光宗耀祖去了。鍾山邊想,便走到下一個畫前。可是畫風一轉,那人貌似並不如意,隻身牽馬朝相反的方向走去,神態似是落寞,身邊也沒了童子隨從,但是官帽依舊。鍾山忍不住為之咋舌。每個人貌似都有不如意的時候呀。看這畫,就仿佛能看到裏畫裏的人過去。
鍾山再往後看,不禁失色。後麵再無畫麵,隻是光溜溜石板幾塊,上麵隻是周圍有寫紋雲畫飾,中間卻無內容,後麵幾塊皆是如此。
鍾山不禁著急,著急這畫裏人最後的命運。看這畫麵,真就和自己平時看的小人書一樣,前麵正看得起勁,忽然後麵不知道被誰撕掉當了擦屁股紙一樣的讓人著急。
心急的鍾山此時急於知道結果,忙轉身尋找張衛國,見他正站在一側,一聲不吭地盯著自己。忙問道:“那畫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死了。”張衛國回答的很是簡單。神態也是不溫不火,不冷不熱,似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也可能的確沒有任何關係,看這人衣著打扮到現在怎麼也得幾百年的曆史,誰還會和幾百年前的事情有任何牽扯,即使自己家的人,也對幾百年前的老祖宗不再有什麼感覺了吧?
當然,鍾家除外,使命將世代鍾家人的命運一直牢牢地拴住,誰也逃離不了,必須麵對。
“這個戲台叫天官戲台,是不是和這個人有關係?”鍾山指著上麵那石匾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