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的童話情節(1 / 1)

◎車俊峰

當我把《流浪狗傳奇》初稿拿給朋友看時,他們都有點意外:你是寫新聞的,怎麼想起寫童話了?

記得小時候,就經常聽爺爺奶奶和父母講故事。他們講的故事,當地傳說較多,不像現在的孩子,能看到國內外許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但那時作為孩子,卻從中汲取了許多民間文學的營養。那時和現在的孩子一樣,腦子裏總會有一些奇特的想法,想著人如果能長出翅膀飛上天空多好,想著小狗小貓如果會說話能和我交流多好,想著神仙真的存在能賦予我神奇的力量多好,想著人死能夠複生多好等等。這些夢想伴隨我走過了我的童年歲月,這也許就是濃濃的童話情節吧。

對於童話創作,我從來沒有涉足過這一領域。《流浪狗傳奇》能出爐,我得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我的父親,一個是我的兒子。

去年春夏之交,母親因病去世。父親一個人獨居村裏,考慮到他難免寂寞孤獨,就給他買了一隻小狗。我和我同學邵康錄先生一起去的狗市,他說:“買黑狗時,尾巴是白色的不要買,這種狗不吉利。”

“為什麼?”

他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這麼說。”

最後買了一隻剛過滿月的黑色德國牧羊犬,送回村裏。這下我正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高興了,他一到周末就吵著要回老家,美其名曰是要看爺爺,實際上是想和小狗玩。他非常喜歡小動物,每個周末都和小狗玩得很開心。

兩個月後的一個周末,當我和孩子再次回到村裏,隻見父親從家裏出來,以往那隻緊跟在他屁股後麵的小狗卻不見了。

“小狗呢?”兒子著急地問。

“小狗死了,得了腸炎,打針灌藥都不管用。”

這個周末,兒子哭得很傷心,過得也很鬱悶。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晚上睡覺前非要看一會兒書。他看的書無非就是童話故事之類的。這天晚上,他不想看了,讓我講個他沒看過也沒聽過的故事。

我知道他還在懷念那隻死去的小狗,就說:“那我就給你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

於是我邊講邊構思,他聽得津津有味,不斷地問後來呢、後來呢?於是一發不可收拾。我講了兩個月,這個故事就是《流浪狗傳奇》。後來自己也感覺有點意思,就將它寫出來了。

兒子喜歡《神獸金剛》、《變形金剛》等兒童動畫片,剛開始將這個故事起名為《皮皮金剛俠》,主人公也起名為皮皮,後來朋友說,鄭淵潔老師寫過《皮皮魯和魯西西》,這樣有點傍名家之嫌。幾經推敲,最終將其定名為《流浪狗傳奇》,皮皮改名奇奇。

《流浪狗傳奇》能順利寫完,得益於兒子每天要聽新的內容,逼著我每天都得構思。也得益於我的父親,是他辛苦養了兩個月的小狗,給了我構思的靈感。同時還得感謝老兄李建榮先生,他為我把關、潤色,另外王勝管先生、申新意先生等,在本書成書的最後階段也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同時,申琪、左冬波先生對本書的漫畫製作、裝幀設計也都耗費了大量心血,一並感謝。

當然也得感謝那隻死去的小狗,因為它,而有了書中主人公的原型。在故事中,它是一隻尾巴白色的小狗,在人類迷信思想下,他屢遭遺棄,但它沒有向命運屈服,由弱小一步步走向強大。在兒子的心裏,死去的小狗已在《流浪狗傳奇》裏獲得了新生。

而我,也將我的童話情節訴諸筆端,重新捕獲了童心。

在講和寫的過程中,有意將家鄉運城的曆史傳說和地理掌故穿插其中,為的就是讓兒子知道,他的家鄉是美麗的、迷人的。

第一次寫兒童文學作品,難免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還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二日於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