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槿突然喜歡上佛學,裏麵有一句話,她翻譯過來,大概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逢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但有些人明明就不應該相逢的,可是,命運有時就這樣讓人嗤笑非常,而又無可奈何,其實,都是命數。她經常對我說這句話,聽多了聽久了也膩煩,不願搭理,找個由頭轉移話題,她不點破,笑著沉默。
我和她相處的前十年,一直覺得她惺惺作態,因為她做的很多事都與佛家背道而馳,可偏偏她總是虔誠地說自個兒信佛。我也一直不大喜歡她,因為她很愛撒一些讓人覺得可笑荒唐的謊言,總是拘著自己,端著老好人的樣子,背地裏清醒到讓人心驚,也是虛偽的一個人。
和她相處的後五年,我漸漸和她接觸,靜下來觀察了解,才發現,顧槿真的是一個頗為可悲的人,但卻讓我心疼至極。都說在世上輾轉的人,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悲哀,但關於顧槿,這個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茫茫人海中的特殊人,她的故事,我想一一地記下來。
小時候的顧槿,白白嫩嫩,五官普通,但組合起來,很是可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雙眼睛,又大又有神,像一池湖水,清冽幹淨,望著你的時候,清澈倒影出你的影子,但也靜的出奇。長輩常說她乖巧,因為她不愛說話。
那時候她家很窮,別家修了新式房子,她家還是瓦房。她的衣服很多都是姑姑家的姐姐不穿的衣服,但她每次拿到這些衣服,眼睛都會發亮,即使這些衣服有的看上去就穿過很久了。她一件件試著些衣服,很高興。
那時候小女孩都喜歡芭比娃娃,顧槿也很喜歡,她很想擁有一個自己的芭比。但媽媽說,除了玩也沒有什麼其它用處,買來就是浪費錢。所以她不開口去要,也因此她很喜歡和姑姑家的姐姐一起玩,因為姐姐有很多玩具,雖然姐姐不願意讓她碰。但她可以看到好多喜歡的東西,她很滿足,不願意回家。她一直很羨慕姐姐,她覺得姐姐過得很幸福很幸福,像一個公主一樣,能有好多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還能學跳舞、古箏、繪畫、鋼琴等等藝術,還有公主房,每天上下學還有車接送,家裏房子很大很好看······所以姐姐對她態度有時惡劣她也願意和她一起玩,因為羨慕。
顧槿也知道,那些東西都不是她的,所以她很乖很安靜,隻想在旁邊看著。她敏感地感受到,在家裏麵,似乎大家都不怎麼喜歡她。爸爸不管她,不管她怎麼了,都事不關己的。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大概四歲的時候她發高燒,很嚴重,難受得小聲抽泣,越來越難受,哭了出來,爸爸嫌她吵,吼了她之後離開去了鄰居家,顧槿都不知道,如果當時媽媽沒有及時發現她,她會不會在那次高燒後變成一個傻子。
奶奶不喜歡她。奶奶喜歡男孩,第一個生了女孩的原因,奶奶不喜歡顧槿,對媽媽也挑三揀四,小顧槿記得,有一次奶奶不知道什麼原因罵媽媽,很難聽很嚴重,當時姑姑嬸嬸伯伯全都在,坐在一旁,看著奶奶指著媽媽罵。媽媽哭得很傷心,爸爸坐在遠處不說話。三姑姑說讓小顧槿先去睡覺,在顧槿映像裏,就保留了那個畫麵——一室的沉默,奶奶凶惡的臉,媽媽哭泣的臉,爸爸事不關己的態度。對了,顧槿還記得一件事,她記得奶奶說“生女孩就是浪費錢,扔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