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第八章

“平津會”雜劇

(生上白)連台好戲不尋常,攘外期間安內忙。隻恨熱湯滾得快,未敲鑼鼓已收場。(唱)

〔知柱天淨沙〕

熱湯混賬——逃亡!

裝腔抵抗——何妨?

(旦上唱)模仿中央榜樣:

——整裝西望,

商量奔向鹹陽。

(生白)你你你……低聲!你看咱們這湯兒呀,他那裏無心串演,我這裏有口難分,一出好戲就此糟糕,好不麻煩人也!

(旦白)那有什麼,咱們一夫一婦,一正一副,再來一出好了。查辦也還夠唱的。

(生白)是。(唱)

〔顛倒陽春曲〕

人前指定可憎張,

罵一聲不抵抗!

〔旦背人唱〕百忙裏算甚糊塗賬?

隻不過,假裝腔,

便罵罵,又何妨?

(醜攜包裹奔上,白)阿呀呀,嚇死我了。

(旦抱醜介白)我的兒呀,你這麼心慌!你應當在前麵多擋這末幾擋,讓我們好慢慢收拾。(唱)

〔顛倒陽春曲〕

背人摟定可憐湯,

罵一聲,枉抵抗,

戲台上露甚慌張相?

隻不過,理行裝,

便等等,又何妨?

(醜哭介白)你們倒要理行裝!我的行裝先就不全了,你瞧!

(旦)我兒快快走扶桑。(生)雷厲風行查辦忙。(醜)如此犧牲還值得,堂堂大漢有風光。(同下)

1933,3,9。迎頭經

中國的現代聖經曰:“我們……要迎頭趕上去,不要向後跟著。”

傳曰:追趕總隻有“向後跟著”,普通是不能夠“迎頭”追趕的。然而聖經當然不會錯,況且這個年頭一切都是反常的呢。所以說趕上偏偏是迎頭,說在後跟著,那就不行。

民國二十二年春×三月某日,當局談話曰:“日軍所至,抵抗隨之……至收複失地及反攻承德,須視軍事進展如何而定,餘非軍事專家,詳細計劃,不得而知”。(申報三月十二日第三版)不錯呀,“日軍所至,抵抗隨之,”這不是迎頭趕上是什麼?日軍到沈陽,迎頭趕上北平;日軍到閘北,迎頭趕上真茹;日軍到山海關,迎頭趕上塘沽;日軍到承德,迎頭趕上古北口……以前有過行都洛陽,現在已經有了陪都西安,將來還有“漢族發源地”昆侖山——西方極樂世界。至於收複失地雲雲,則雖非軍事專家亦得而知焉,經有之——“不要向後跟著”也。證之以往的上海戰事,每到日軍退守租界的時候,就要“嚴飭所部切勿越租界一步”。這樣,所謂迎頭趕上和勿向後跟,都是不但見於經傳,而且證諸實驗的真理了。

右傳之一章。

傳又曰:迎頭趕和勿後跟,還有第二種的解釋。

民國二十二年春×三月,報載熱河實況曰:“義軍皆極勇敢,認擾亂和殺戮日軍為興奮之事……唯張作相接收義軍之消息發表後,張作相既不親往撫慰,熱湯又停止供給義軍汽油,運輸中斷,義軍大都失望,甚至有認替張作相立功為無謂者。”“日軍既至淩源,其時張作相已不在,吾人聞訊出走,熱湯扣車運物已成目擊之事實,證以日軍從未派飛機轟炸承德……可知承德實為妥協之放棄。”(同上見張慧衝君在上海東北難民救濟會席上所談)雖然據張慧衝君所說:“享名最盛之義軍領袖,其忠勇之精神未能悉如我人之意想,”然而義勇軍之兵士卻都是極勇敢的小百姓。正因為這些小百姓不懂得聖經,所以也不知道迎頭式的抵抗策略。於是小百姓自己,就碰見了迎頭的抵抗。——前幾天熱湯放棄承德之後,北平軍委分會就命令“固守古北口,如義軍有欲入口者,即開槍迎擊之。”這是說,我的“抵抗”隻是隨日軍之所至,你要換個樣子抵抗我就抵抗你;我的退後是預先約好了的,你既不肯妥協,我就不準你“向後跟著”,隻能夠把你“迎頭趕上”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