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警界大輪崗(2 / 2)

派出所長的競聘上崗和輪崗完成之後,劉立國又拉著趙青雲去“紫荊小區”蹭了一頓飯。

在聊天中,趙青雲跟劉立國提了一句,說,“劉大局長,溫曉純受到欺辱後還需要跑到派出所才能報警求助,這要是萬一沒跑到派出所,豈不是要被欺負死了?”

梁媚也說:“是啊,這說明製度上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弟妹,你說的太對了。”劉立國扔下筷子,笑道:“我吃好了,回去幹活。你們接著吃哈!”

幾天之後,劉立國啟動了派出所警務機製改革,提出了“走上街頭,沉下社區”的改革思路,變過去的等群眾上門報警的“坐班備勤製”為“巡邏走訪製”,讓警察在巡邏中動態就近接處警。

這一轉變,就是要讓警察零距離接受群眾報警、求助,讓老百姓在需要時馬上就能見到警察。

劉立國在動員大會上說:“改革之後,派出所對轄區治安負全責,職能擴大到管理特種行業、娛樂場所,指導機關、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派出所離老百姓最近,是打擊犯罪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服務、聯係群眾的窗口。‘做大做強’派出所,才能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如此一來,南嶺縣基層公安隊伍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勢,民警全天候紮根社區村落,責任區內發生案件或事件,民警都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縣治安狀況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公安幹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交口稱讚。

劉立國的三把火燒得如火如荼,成效顯著,博得了省市領導高度讚揚,市公安局將南嶺縣的改革經驗向全市推廣,“走上街頭,沉下社區”成了全市公安係統改革改製的響亮口號。

就連趙青雲和梁媚兩位當事人也沒有料到,兩個小山村的一場蔬菜銷售之爭,竟然推動了南嶺縣的警界大變革,帶來了一次大刀闊斧的基層派出所大換血,進而徹底扭轉了全縣治安狀況混亂的局麵。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這一下,南嶺縣火了!

同時火起來的還有桂花村和他們的綠色無公害蔬菜。

梁媚借著揭露農貿大市場管理存在野蠻執法和釣魚執法的機會,相當於在東南電視台為趙青雲他們做了一個免費廣告。

輿論帶來的影響,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宣傳一個品牌,人力物力加上經濟投入在媒體上狂轟亂炸,需要很久的時間,才有可能成功,而一旦被主流媒體跟新聞事件聯係在一起,頃刻間就能一夜成名。

桂花村綠色無公害蔬菜的名聲就在全東南省範圍內傳播開來,前來購買者絡繹不絕,每天采摘的菜一上市,要不了多久就被一搶而空。

發展到後來,錢滿倉等與趙青雲相熟者,直接開車到地裏來拉,搞得在農貿大市場等候的範建偉等人直跟葛青蓮抱怨,你們有錢賺,怎麼就不能勤快點呢?每天才這麼一點,我們不夠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