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遭遇挖牆腳(2 / 2)

與此同時,大柳樹村還在省市縣等報刊電視上大力投放廣告,很快把名氣打了出來,建立有機蔬菜基地,種植名貴花卉,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拉動了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兩者一對比,高下立判。

桂花村冷冷清清,年輕人都不願意呆在村子裏,可是大柳樹村卻熱鬧非凡,周末更是遊客如織,再加上成為了省市脫貧致富的榜樣,來學習考察觀光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名聲一下子就做出來了。

“天然去雕飾,柳樹發新枝!”

“遊客永遠沒有錯,我們永遠有不足!”

“把山還給鳥,把水還給魚,把大自然還給熱愛自然美的賓客!”

沿途都能看見大柳樹村的宣傳標語。

不錯,不錯,現在的城裏人就吃這一套,特別喜歡最真實的自然景色,也非常樂意被看作熱愛自然美的人。

當然,除了宣傳到位之外,大柳樹村大刀闊斧的革除舊觀念,破除舊習慣,也是極具魄力的。

大柳樹村這一側的翠屏山上林木茂盛,曆來都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確立生態建村的發展理念之後,柳大貴和唐家山聽從專家的建議,強力推行封山育林,恢複和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態風貌。

最初,村民們是極力反對的,但是,柳大貴采取了十分強硬的措施,不惜打架罵娘刨祖墳,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今大柳樹村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村民們也得到了實惠。

一大片的果樹林春天開花,秋天結果,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一年四季的景色都美如畫,一陣風吹來,不是花漫天,就是果飄香,遊客或賞花,或摘果,玩得不亦樂乎,經濟收益遠遠大於砍伐樹木。

趙青雲一邊看,一邊問,一邊思考,一邊感慨。

沒錯,觀念要轉變,思想要開放,習俗要變革,但是,不讓桂花村的村民們獲得看的見摸的著的實惠,這又談何容易?所以說,修通與鎮上連接的路,是多麼的重要,又是多麼的急迫!

養在春閨人未識,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天色漸晚。

趙青雲走出大柳樹村,在村口的門樓處領了摩托車,想著原路返回要彎不少的路,費油,便抄了一條較為偏僻的山路,朝桂花村的方向駛去。

“突突突……”

山路彎彎,山風陣陣,山林茂密。

前麵出現了一個坡坎,趙青雲從摩托車上下來,埋頭推行。

轉過坡坎之後,趙青雲一抬頭,看見了一個倩影,半蹲在路邊的小山坡上,正舉著相機,專心致誌地拍攝不遠處的一片五顏六色的鬱金香。

咦,這不是縣裏遇見過的美女記者麼?

雖然相機遮住了她的半邊側臉,看不清麵容,但這個倩影趙青雲記憶太深刻,一眼就認了出來,不由得心頭一喜。

“哎,你好……”

一激動,趙青雲忍不住喊了一嗓子。

這時,意外突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