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鎮水鐵牛(2 / 2)

我國古代以牛鎮水,是有一定曆史原因的:第一,牛本為動物神之一,是陸地上的龐然大物,可以抵擋住洪水的侵襲;第二,五行為古代的根本哲理,人們運用金、木、水、火、土解釋世界,以及五行相生相克來看待萬物的興衰,並把許多動物同五行結合起來,如牛屬土,土能克水,因此牛能鎮水,從而使牛成為鎮水靈物。

盡管古代深信鐵牛能鎮水,但是少數有識之士還是大膽提出了懷疑。如公元761年秋天,成都平原發大水,但是鎮水神牛並沒有阻擋滔滔的洪水,結果造成嚴重災害。杜甫為此寫有《石犀行》:“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終借堤防出眾力,高擁木石當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詭怪何得參人謀。”明確指出,依靠石犀(石牛)鎮水是靠不住的,隻有依靠人的力量才能戰勝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