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骨卜(2 / 2)

商代則占卜盛行,由貞人執行,所謂貞人,實為有官職的祭司,相當於大巫。平時把占卜原料埋起來,目的是保持靈性。《禮記?曲禮上》:“龜甲敝則埋之。”雲南納西族也有此俗,把牛肩胛骨埋在山腳下,或藏於室內高處,不讓人動拿。商周時期的占卜與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的不修治而直接灼燒不同,他們事先已經對骨料進行修整,在牛骨上進行鑽鑿,然後灼燒占卜,最後在其上刻辭。

在近代民族學中,如羌族、蒙古族、納西族和彝族地區,還保留牛骨卜的風俗。正如前麵所提到的,平時這些民族的巫師就把宰殺的牛肩胛骨留下來,掛於室內,或埋在山腳下,不讓人畜幹擾,否則就不靈了。他們認為牛骨有通神的作用,他們尤其喜歡用祭祖用的牛骨,認為它更加靈驗。

求卜是經常發生的,如人生病,外出打獵,打冤家,求婚訂親,選擇墓地等,都要請巫師占卜。巫師占卜有幾個步驟:

第一步:禱祝

禱祝是在求卜者向巫師講明來意後,巫師向神靈祈告,邊念經,邊燒鬆柏樹枝,這是巫師通神告神之舉,祈求神靈示教。

第二步:灼骨

巫師拿出牛肩胛骨後,抹掉灰塵,不鑽不鑿,然後誦經,具體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貴州畢節彝族巫師拿起牛肩胛骨,不灼不燒,對著日光看骨板上的紋理以定吉凶。另一種是涼山地區在骨板上沾一小團火草艾絨,進而以火鐮擊火,把艾絨點燃,當艾絨燒盡,即在骨板上燒成細小的紋理。有些民族灼一次不靈,再灼第二次,直到出現征兆為止。

第三步:釋兆

巫師根據骨麵上燒成的紋理進行解釋,各民族解釋方法不一。彝族把骨板分為上下左右四方,上為外方,下為內方,左為自己,右為鬼神,其中下方、左方紋路直而長為吉,否則為凶。納西族已經有用象形文字寫的占卜書,根據經書釋兆。

此外是宰牛卜,如貴州苗族農曆十月秋收完畢,全寨購一牯牛,拴在廣場上的花竿上,由寨老拜四方,接著鏢牛,其他人也尾隨鏢牛,牛倒在地上後,如牛頭向寨子方向,為吉兆,眾人談笑相慶,如果牛頭向寨子外邊,則為不祥,必請巫師解災。誰家有病也可以刀割牛咽喉,視牛頭移動方向,如向卜家為吉,否則為凶。這種鏢牛活動,本來是祭祀神靈,喜慶豐收的,同時也有拔除不祥,從事占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