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村長的微末變化,陳浩盡收眼底。但是那又如何,他的確待不長。最多半年,他估計他的傷半年應該差不多就能好。
這村背靠大山,上有茂林修竹,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魚蝦也有一些。碧藍的天空飄蕩著千奇百怪的雲朵。
好山好水,非常美麗。沒有一絲現代的汙染,其實這陳浩也並非此世之人,而是一個被鋼鐵占領的世界而來。那個世界失去自然,失去了存真,卻很和平。
這些年的江湖,刀尖舔血的日子,讓他已有些忘記當初的世界,仿佛一場夢。
夢裏不知身是客,陳浩長歎道。
半載匆匆而過,他傷勢已經痊愈,還記得當初輾轉難眠之時,無奈之下,念那張圖所記的無名心法,不知為何竟有奇效。
半年了,他也算盡到老師的職責。殊不知他所講,如果其他儒生知道了,會氣的與他拚命。
不尊禮法,目無尊長,誤人子弟啊。
由於陳浩並非完全的本土生靈,思想與那些儒生不同。並沒有什麼長兄如父,忠誠是美德,但自由民主已刻在他的靈魂。
因此他的學生也有點不同,時代局限比其他人要少。如果能走出去,與實際結合,或許能在這個世界大放異彩吧。
但是這些對陳浩來說都是他物。他最大的收獲便是心性,為了看懂那心法,他看了許多書籍,開始是為了看書而看書,後麵也是如同五柳先生一般,不求甚解。
他的修為不知為何,心性提高,帶動了修為。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精氣神,三者自然是協調的。
精,生命之基。以五穀可補之,陳浩常偷偷上山,捕殺獵物,補充體內所需。窮文富武,吃好是練武必需的,養傷更需要能量。外功即為練精之法
氣,分為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內功即為養氣之法。
神,意識也,先天之神,道家稱元神,生靈的自身智慧,後天之神稱識神,認知與分別。
時間在陳浩這裏失去了意義,與其急著回到紅塵,不如多讀幾遍聖賢書,與聖賢的思想碰撞,摩擦出思想的靈光。
別問我他書咋來的。。。有渠道。
但是,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不能光顧著常年修生養性,荒廢了武藝。因此山上的猛獸遭殃了。
萬物有靈,陳浩除了滿足身體必須的能量之外,盡量少造殺孽。
上麵都是廢話
且不說陳浩的在大山的稱王稱霸。在村裏也是即為受尊敬的,古代讀書人比不讀書的天然高一等。
陳浩也沒有一些書生的壞習慣,因此大家相處的很好。
甚至有人推銷上門。。。。。。。
這不,又來了。
“陳先生啊,你看你都已經二十好幾了,至今未娶,傳出去多不好啊”一個差不多六十歲老婆子對陳浩喋喋不休,“那牛鐵花對你可是傾心已久,不如”
陳浩打斷道說“在下一心為國效力,豈可將時間浪費在兒女情長,”。說的那叫一個大義凜然
那張老太道,“此言差矣,每個成功男人什麼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
那啥,您是不是穿越了。
嘴上笑嘻嘻,心裏mmp形容陳浩此時心情在合適不過了。
這種隔幾日便要上演。
陳浩感歎到,這裏的生活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他來此已有三載,是時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