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網絡都是線性網絡,也就是俗稱的端口式連接方式,通過主機分配一個IP地址,然後連接到每一台家用電腦上,而每次打開電腦所獲得的IP地址都完全不一樣。
這樣的網絡連接方式,全部都是不包含獨立源,也就是使用者無法彙編網絡程序,同時係統元件內部的存儲功能沒有打開,就算是通過黑客技術擅自修改了網絡編碼,也會自動還原。
如果將這樣的一種線性網絡放在規則當中,那便是強製性的,隻不過由於網站數量和內容的分類,讓使用者會覺得網絡是自由開放的。
小旋風手中的這枚晶片,在張博的眼中就如同一把鑰匙,一個可以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而這把鑰匙的作用就好比是用來登陸網絡並且獲得一定的後台權限,而引申開來,這便是一種規則當中特殊的開關。
通過打開這樣的開關,就可以直接連接到程序內部,而獲得直接修改程序的權力,但是呢,所謂權力越大義務也就越大,獲得的這種權力在擅自修改程序本身的時候,也會對權力所有者自身造成同樣的巨大危害,換言之,就算是有人有心想要搞破壞,那最終破壞的也不過是自己而已。
如果仍舊無法理解什麼叫線性網絡,那便換一種說法好了,這就好比是一種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單向、缺乏變化的思維方式,就好像是寫作在記一筆流水賬一樣,缺乏層次感和立體化的感覺,又或者由於篇幅空間的限製,讓寫作的人無法將自己全部的創意都描繪出來一樣。
然而,無論是線性網絡也好,還是線性思維也好,局限的僅僅隻是一種類似於“空間”一樣的概念,以及一種邏輯規則當中強製性的定義,但是卻並不妨礙使用者本身通過一些特殊的功能來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服務。
比如說作者作品的搜索、查找、定位,因為所有的規則都是強製性的,也就導致了一種像是千篇一律的感覺,小說的敘事流程也因為某種固定周期的緣故變得不可更改,所以借由電腦超文本的鏈接功能,使用者和那些閱讀小說的人也可以隨意的跳過一些他們自認為不必要的情節,去定位和查找他們需要的內容和文本。
而這樣的一種查找定位的方式手段,便是人工智能等人在現有的邏輯規則的階段想要超越時空的基本邏輯。
是的,說了這麼多,最終回到這把鑰匙上來,張博眼前的這把鑰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道具,這不僅僅是一個打開權限的開關,同時也是打開另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
殘血等人想要打敗的人工智能說白了,僅僅隻不過是其構造的萬分之一罷了,甚至還遠遠達不到這個比例,就如同黑客通過某個網絡端口黑進了係統本身,但是他們所處的交叉網絡當中,僅僅也隻不過是一個很局限的點一樣,他們無從改變整個網絡,更不可能讓整個網絡說癱瘓就癱瘓掉,所以他們能夠更改的也隻不過一個網站,一條單一單向的數據線罷了。
而這條數據線上的人工智能,便是他們想要打倒的對象,而在記憶恢複之後,張博更是明白了過來,這個人工智能的化身,或者說是在殘血等人心目中所假象出來的敵人,那個最終讓地球變成了今天的帝國模樣的罪魁禍首,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人工智能,而恰恰就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