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太原意娘(2 / 2)

後數年,韓無以為家,竟有所娶,而於故妻墓稍益疏。夢其來,怨恚甚切[26],曰:“我在彼甚安,君強攜我。今正違誓言。不忍獨寂寞,須屈君同此況味[27]。”韓愧怖得病,知不可免,不數日卒。

[1]扣:扣問,詢問。

[2]南朝:指南宋王朝。

[3]法禁:刑法,禁令。

[4]奉使官屬:奉命出使的屬吏。

[5]詣:往,到。

[6]把手:握手。

[7]向:舊時,往昔。

[8]闃(qù):寂靜。

[9]昨:以前。閔:同“憫”。

[10]火骨:屍體火化。

[11]窆(biǎn)處:安葬的墓地。

[12]逾垣:越過矮牆。逾:越過。垣:矮牆。

[13]恍然:好像,仿佛。廡(wǔ):庭堂四周的廊屋。趣:通“趨”,急走。

[14]業已:既然,已經。

[15]影堂:放置遺像的房屋。

[16]曩(nǎnɡ):從前。

[17]祭酹(lèi):祭奠。酹:澆酒在地。

[18]遺燼:骨灰。

[19]祝:以言告神鬼,有所祈願。

[20]影響:消息。

[21]庶:副詞,表示希望。冥漠:陰間的寂寞。

[22]則不若不南之愈也:那麼不如不到南方去更好。

[23]竊:暗暗地。發塚:掘墓。

[24]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25]旬日:十天。輒:就。

[26]怨恚(huì):怨恨。

[27]況味:境況和滋味。

《太原意娘》的故事可視為中國古典鬼魅傳奇中的重要母題:生當亂世,社會秩序蕩然無存,種種逾越情理的力量四下蔓延,死生交錯,人鬼同途。

小說中的意娘是個堅貞不屈、品行高潔的女鬼形象。她被金人俘虜後,義不受辱,自殺身亡,死後念念不忘在南方做官的丈夫,表現出對丈夫情深意重的一麵;她的魂魄隨丈夫到南方後,丈夫違誓另娶,意娘托夢指責丈夫,並表示要他一起體味陰間的境況,致使丈夫驚恐而死,又表現出她敢愛敢恨的一麵。與意娘相比,她的丈夫顯得卑微渺小。

小說以金人入侵、宋室南遷的動亂曆史為背景,以意娘的不幸遭遇折射出當時北方民眾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悲慘生存狀態。在意娘的身上,既有鮮明的民族意識,又有深刻的故國之思,富有濃厚的時代氣息。

這篇小說以其濃厚的時代特質、豐富的審美內涵,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南宋時已衍變成為話本故事《灰骨匣》,元代沈賀曾有雜劇《鄭玉娥燕山逢故人》,明·馮夢龍《古今小說》中有《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孫義梅)

§§第三章 遼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