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緋(fēi)衣:紅衣。緋:紅色。
[8]雲欲來相看:說想來看我們。這句話的主語是封十八姨。
[9]從容不惡:指院中寬敞,環境不錯。
[10]諸處:其他、別的地方。
[11]泠(línɡ)泠:清涼、冷清的樣子。
[12]林下風氣:稱頌婦女閑雅飄逸的風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13]“皎潔玉顏……”一詩:此詩詠李花。
[14]“絳衣披拂……”一詩:此詩詠桃花。
[15]作色:臉上變色。指神情變嚴肅或發怒。
[16]奉求:懇求。
[17]弄酒:借酒使性子、發脾氣。
[18]異:異常、異樣。
[19]封嫗(yù):姓封的老婆子。嫗:老年婦女。
[20]撓:騷擾。
[21]依回:順從。
[22]取力:得到幫助。
[23]不阻:不推脫,不拒絕。見庇:被庇護。
[24]得及諸女:能夠為諸女幫忙。
[25]歲日:元旦。
[26]幡(fān):挑起來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幟。
[27]圖:畫。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
[28]平旦:天亮。
[29]安石榴:即石榴。相傳石榴是由漢時西域安石國傳入的,故名“安石榴”。
[30]愧謝:對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並示感謝。
[31]田弘正:字安道。幼年時就通兵法、擅騎射。唐憲宗時曾任魏博、成德等地節度使,封沂國公。
[32]掩:捕捉。
這一個美麗動人的愛花的故事。它描寫崔玄微幫助眾花精戰勝風神的淩虐,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作品寫的是非現實的世界,卻是現實世界的折射。花精是善與美的理想化身,風神是惡勢力的象征,崔玄微則代表著廣大追求美善生活的普通人。這篇小說以其善良、明朗、清新的格調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馮夢龍《醒世恒言》中的名作《灌園叟晚逢仙女》的開篇就講《崔玄微》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這篇小說有一定的道教色彩,小說一開始就交待崔玄微是一個“耽道,餌術及茯苓三十載”的處士,結尾處又交待了花精對崔氏的感恩——用餐花以求長生不老,長生不老也是道教的追求。總之,從崔氏以修道之人的身份得到花精延年卻老的善報這些方麵來看,不難發現這篇小說的道教背景。不過,這種道教色彩並不濃厚,在這篇小說的流傳過程中,人們更願意將之視為一則善良優美的神話故事。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的最成功之處是作者擅長以擬人的手法塑造風神和花精的形象,將物性與人性完美地統一起來。寫風神封十八姨是“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寫花精則從其姓氏楊、李、陶、石,以及衣服顏色之異,都符合楊柳、李花、菊花、石榴的特點。當然,花精中塑造得最好的是安石榴石阿措,她對封十八姨翻酒汙衣的輕佻行為極為不滿,“作色”、“拂衣而起”、“怒曰”,以及大膽地挖苦風神為“封嫗”,作者用極經濟的筆墨刻畫出一個不願奉承拍馬,敢於和強權作鬥爭的耿直的小女子形象。後來在蒲鬆齡的《聊齋誌異》中,直接繼承並發展了擬人這一手法,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花妖狐怪的形象。
(尚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