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可:大約。笄(jī)年:女子成年。古代女子十五歲成年。
[12]宿契:宿緣。
[13]嚴:整齊。
[14]質:形體,外貌。
[15]寢臥服玩之物:供睡眠、穿著和觀賞用的各種物品。
[16]綢繆:情意殷切,形容纏綿不解的男女戀情。
[17]臨軒:在窗前。軒,窗戶的欄杆。
[18]歡會:指男女相會尋歡。
[19]望:希望,期待。
[20]上帝:天帝。易:改變,更換。
[21]來歲:來年。方:將。
[22]契合:投合,意氣相投。
[23]因由:原因。
[24]陳:陳述,訴說。
[25]服玩:服,佩戴。玩,欣賞。
[26]寧:豈,難道。遺(wèi):給予,饋贈。
[27]穿指:把指環套在手指上。
[28]顧錄:顧念留戀。
[29]感恨:遺憾,怨恨。感,通“憾”。徒:徒然,白白地。
[30]掩涕:掩麵流淚。
[31]宿處:住宿的地方。
[32]宛:好像。巫山神女:相傳赤帝之女名姚姬,未嫁而卒,葬於巫山之陽,楚懷王遊高唐,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宋玉《高唐賦》載,神女答楚王雲:“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他日[1],持玉環至建業,因話於張景山。景山驚曰:“吾常遊巫峽,見神女指上有此玉環,世人相傳雲:是晉簡文帝李後曾夢遊巫峽,見神女,神女乞後玉環。覺後乃告帝[2],帝遣使賜神女。吾親見在神女指上。今卿得之,是與世人異矣!”總齊太祖建元末,方征召[3],未行帝崩[4]。世祖即位,累為中書舍人[5]。初總為治書禦史,江陵舟中遇,而忽思神女事,悄然不樂[6],乃賦詩曰:“昔年岩下客,宛似成今古。徒思明月人,願濕巫山雨。”
[1]他日:日後,後來。
[2]覺(jiào):睡醒,清醒。
[3]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
[4]崩:古代帝王、皇後之死稱為“崩”。
[5]累為:最終、最高被封為。
[6]悄然:憂傷的樣子。
這則小說虛構了南朝宋末年世家大族子弟蕭總豔遇巫山神女的故事,歌頌了人神之間的美好愛情。
小說開頭通過蕭總與南齊太祖的一段對話,交待了他是一個聰明智敏、文采斐然、狂傲狷介的風流儒雅之士,這是他能遇“仙緣”的基礎。蕭總喜流連光景,在風景秀麗的明月峽中盤桓累歲,枕石漱流,心境恬淡,遠離人世的喧囂,這又使他在心靈上與神女拉近了距離。神女真心愛慕蕭總,“把花招總”,與他有了“一夕綢繆”的幸福與溫馨。無奈人神有別,天曉之後,不得不分離。此時“山鳥晨叫,岩泉韻清”,“煙雲正重,殘月在西”,景色也甘當二人的陪襯。蕭總和神女執手分別,喁喁細語,情致纏綿。神女以“玉指環”相贈,反複叮嚀“此妾常服玩,未曾離手,今永別,寧不相遺?願郎穿指,慎勿忘心”。十指連心,意味深長,話雖不多,卻深深打叩著情人的心弦。這段遇仙的描寫是文中重點,寫景、抒情都細膩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引發人們對愛情、幸福的追求與向往。遇仙話別之後,小說敘述並未終止,而是別具匠心地通過對話補充了神女指環的來曆,突出玉指環的貴重與不凡。結尾又寫蕭總再至江陵,舊地重遊,山川依舊,物是人非,思緒萬千,賦詩寄托自己深深懷念之情。
小說描寫了蕭總與神女無拘無束,超越了世俗功利的愛情,表現了魏晉六朝文人對自由的渴望。文中充溢著清新、純樸的氣息,圍繞蕭總與神女的愛情,娓娓而談,透出雋永深長的情意。
(尚麗新)
§§第二章 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