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職業經理人跳槽到新東家,一般都會成為“空降”管理者,對企業來說,這也存在著風險。怎樣向老員工解釋不提拔本公司員工而外聘職業經理人?新管理者一旦失敗,企業是否有能力承擔損失?企業甘願冒著這些風險聘用新職業經理人,就是對原有成員工作能力不滿意,希望快速見到業績,快速盈利。而“空降兵”需要時間來熟悉企業文化、體係、思想,需要不短的一段時間來適應。二者之間的矛盾一旦不可調和,也必然導致職業經理人迅速離開。
剛合作時還相見恨晚,沒幾個月就對簿公堂,鬥成了烏眼雞,這種例子並不鮮見。在這個特殊階段,職業經理人的跳槽擇業就更是步步險灘。
對於職業經理人來說,其職業忠誠度對其個人品牌的塑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職業經理人主動投遞簡曆,那麼他一定要有好的理由,比如由於公司出現大宗並購事件而促使經理人對其職業生涯進行重新規劃;或者職業經理人在公司中無論職位還是薪酬都已經達到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高度。有不良記錄的職業經理人不要認為自己可以瞞天過海,事實上,他的名字很可能已經出現在行業黑名單內。
職業經理人在得到一個工作機會時,要看這是一個新產生的職業機會還是要代替原來已經有的人。如果是代替辭職的經理,要進一步問清楚更高層的情況。在沒有了解新公司的情況時就進入,很容易產生雙輸的局麵。
職業經理人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公司的整體狀況。如果公司處境困窘,企業家希望尋找到一個人來改變現狀,那麼職業經理人就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行業發展狀況、公司的發展後勁等情況,來綜合判斷自己是否能夠勝任。
經理人在做出跳槽決定時,首要關注的一定不能是薪資。聰明的職業經理人一定要先談未來的上司、同事和團隊,小的工作環境是決定經理人未來成敗的重要因素。事實上,隻要公司品牌和知名度足夠強,其承諾的現金收入相對來說會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即使對原企業有相當的意見和不讚同,也要做好交接工作。千萬不要因為即將離職,就逞一時口舌之快,給公司提出很多意見,傳遞很多負麵的看法。有些職業經理人辭職之後在公眾、媒體麵前大談前東家問題,甚至抖底。即使那些問題確實存在,這樣做也違反了經理人的職業道德。
十一· 職場人,別做跳槽季節“牆頭草”
秋風起,跳槽季。舊同事走,新鮮麵孔加進來。格子間裏的空氣,仿佛也充滿了躁動不安的氣息。
最近碰頭,大家總要神神秘秘問一句:“噯,你打算跳槽嗎?”
回答通常也是模棱兩可,曖昧不明的:“想啊??不過總歸要看看好。”
最近一份有5000餘人參與的網上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樣的說法:75%的人說,他們想跳槽。也就是說,Office裏掉一塊天花板砸到4個人,就3個是想跳槽。但是,實際上還是有60%並沒有去實施他們的跳槽計劃。
這些跳槽季裏的“立場模糊分子”為什麼想跳槽,為什麼又最終沒有付諸實施?他們觀望原因無非以下幾種:自己或許會被升職;沒有找到好的新東家;自己合不來的上司可能或被調走。總之,他們之所以觀望,是因為他們認為隨著時間的過去,情況會逐漸好轉。
“牛市”,在股票市場中指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如今這一行業術語也在職場悄悄興起,很多人習慣把每年9、10月的跳槽高峰稱之為跳槽“牛市”。有的人在此牛市中順利跳躍,更好發展;有的人誤入怪圈,跳入陷阱,不能自拔,“牛市”反成“熊市”;還有些人他們始終看著別人,每每時機來臨,他們卻心存疑慮,止步不前,以致錯失良機。不管是何種人,都需要麵對一個問題:跳槽牛市——我到底該不該跳?
此刻我們的Dave先生也正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Dave27歲,某廣告公司資深設計師。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傾述吧。
“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已經有三四年了,記得當初剛和公司簽約時,我很高興,因為專業很對口,我就是平麵設計畢業的。當時廣告行業也挺吃香,收入不錯。記得那個時候去麵試的時候有很多人,沒想到我會被選中,真的很激動。當時的我,憧憬著美好的將來,想著終於可以一展抱負,親手設計自己的宏圖偉略了。”
剛進公司,我如願以償被安排到了設計部,當時總監安排我做設計師Ray的助手,Ray是個很出眾的設計師,待人也很親切,和他接觸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從助手成為了徒弟。Ray教會了我很多設計技巧以及設計理念,使得我也漸漸成為公司設計部的一個頂梁柱。然而,雖說公司工資不低,待遇也不錯,但是工作強度很大,很多時候都連續在加班,幾乎很少休息。記得有一次為了趕製一個效果圖,我連續2個通宵在公司加班,人是累得“七葷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