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俄羅斯金融危機(1 / 3)

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俄羅斯經曆了三次金融大風波,合稱為俄羅斯金融危機。金融大波動的間隔越來越短,規模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屆政府的垮台。不僅使本國已是困難重重的經濟雪上加霜,還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

(一)俄羅斯長期萎靡的經濟

俄羅斯自獨立以來經濟長期處於社會動蕩和經濟衰退的局麵,導致財政入不敷出。到1998年,盡管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主要是由於聯邦政府支出降低,而聯邦政府支出的降低並不是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削減政策形成的,而是簡單地通過推遲發放工資、養老金,推遲支付商品和勞務供應商的款項來實現的。財政缺口仍然高達180億~190億美元。為解決國家財政的困窘,俄羅斯政府不得不大量發放短期債券和對外大量借款,從而導致嚴重的債務危機。1997年底俄羅斯可以確認的對外負債總額為1280億美元,資產總值為277億美元,總資產中外彙儲備為130億美元,是對外負債總值的1/10.

從1994年到1997年,俄羅斯每年都保持著巨額貿易順差和適度經常項目順差。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石油價格與原材料價格下跌,外彙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俄羅斯深受影響,俄羅斯的出口貿易也受到沉重打擊。據統計,1998年俄羅斯石油外彙收入比1997年同期減少了約60億美元,若再加上其他資源品出口的降價損失,實際外彙收入減少了100億~120億美元。另一方麵,盡管俄羅斯有足夠的資本流入,但同時也存在巨額的資本流出,從而造成俄羅斯外彙儲備增長緩慢,從1993年底到1997年底僅增加了72億美元。1997年7月,資本流出急劇加速,進一步惡化了國際收支,直接引發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俄羅斯金融業並不發達,但金融機構卻林立叢生,金融體係長期存在許多問題。當時俄羅斯約有商業銀行1800家,其中半數以上其資產總額在15萬美元以下。這些商業銀行主要從事高息攬存和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現在俄羅斯商業銀行的呆帳約占其資產總額比例的50%,盡管商業銀行的資產有保險機製保護,但保險公司的實際保付能力估計也隻能達到應付資產的50%左右。

俄羅斯中央銀行作為唯一貨幣發行機關,不具有超然獨立地位,不能有效履行貨幣調控和金融監管的職責。俄羅斯企業和居民對本國金融機構和本幣不信任。據估計,1994-1997年俄羅斯吸引外資共計580億美元,但同期企業和居民流出國內的資金卻高達670億美元;現在俄羅斯居民手持外彙資金高達400-500億美元,根本不往本國銀行裏存。

企業相互之間的拖欠款。拖欠資金已成為俄羅斯經濟運行的一大特點,政府和銀行對此束手無策。同時,由於俄羅斯金融市場,特別是短期債券和拆借市場的收益率水平太高,一般為50%-200%,致使企業根本不進行實物資產的投資,有錢就購買短期債券或委托拆借投資。1996年俄羅斯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下降了18%,1997年又下降了5%,1998年上半年則更進一步下降了10%。 金融犯罪活動猖獗,尤其是企業和銀行相互勾結,違法違規操作,形成影子經濟和地下經濟,使投融資活動的投機性和風險性加大。

1998年3月俄羅斯總統提名年僅35歲的基裏延科為總理,遭到議會下院的強烈反對。雖然總統強製提名和議會下院三次表決勉強通過,但政府與議會之間的政治鬥爭重新激化。在新一輪政治格鬥的時刻,政府提出的經濟改革方案和擺脫財政金融困境的大政方針,肯定會遭到議會的強烈反對或拖延表決。基裏延科下台,並未根本解決政府與議會之間的政治矛盾,這對解決日益深重的金融危機極為不利。政府與議會之間的政治矛盾不斷激化,成為最終爆發金融危機的又一主要誘因。

1996年起,額索羅斯開始對外資開放。俄股票麵值定得很低,平均隻值50美分到4~5美元之間,股票回報率平均高達1倍以上;國債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個月的短期國債,兌現快。高回報率吸引了許多股民,人們看好俄金融市場,紛紛投資股市和債券市場,期待在金融市場上大賺一筆。1997年是俄經濟轉軌以來吸入外資最多的一年。俄從1991年至2007年一共吸入外資237.5億美元,其中1997年即達100多億美元。但是外資總額中直接投資隻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資本投資,來得快,走得也快,這就埋下了隱患。1997年10月間,外資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國債交易額。

(二)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

1997年7月泰國首先爆發的金融危機對俄金融市場的影響還不大,在8~9月間還有大量外資湧入。但是,10月亞洲風暴開始侵襲韓國時,金融危機立即對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因在俄金融市場中韓資占有一定比重,韓國發生金融危機後,大量韓資撤出俄羅斯市場,以解本國之苦,其他外國投資者也紛紛跟進,結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間由於大量拋售股票,股價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債券市場和彙率市場。當時俄羅斯央行拿出35億美元拯救債市,以維持國債的收益率吸住外資。雖然國債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資依然撤走了100億美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