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連失麵試機會是因為簡曆過詳(1 / 1)

當事人:應屆畢業生小傑

學校規定的離校日子愈漸逼近,可是我的工作還是沒有著落。雖然每個招聘會都照趕,也會留下幾份簡曆。可是這些簡曆竟都如泥沉大海,沒了影蹤。難道是我的簡曆做得不夠好?我覺得不大可能,要知道這份簡曆花費了我多少心血啊。

簡曆是應聘者給招聘者的第一印象,所以,應聘者總是希望在自己的簡曆裏羅列所有的優點,讓給招聘者一個好印象,然後得到一個麵試通知。作為應屆畢業生的我也如此,論文一忙完就開始準備簡曆了。

現在等著“賣”的畢業生太多了,想要讓自己有更多的麵試機會,就必須依靠簡曆來吸引人的眼球了。所以,我不僅做了傳統的紙張簡曆,還動用了powerpoint來操持我的電子版簡曆。做完之後,給室友們一瞧,就一個字“好”。由此,室友們也掀起了一場簡曆革新浪潮,紛紛打造電子版簡曆,所以,我引領了一次簡曆革新潮流。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談著麵試得失,而我卻連一個麵試通知都沒有,這心理的落差真是挺大的。

於是我跑招聘會更勤了,然而結果還是一樣。雖然在無數個招聘會上撒出了無數的精美簡曆,可還是收不到一個麵試通知。眼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把自己賣了個好價格,而我卻還是無人問津,心裏的愁,心裏的苦又豈止是“鬱悶”一詞能形容的?

直到有一天,一位人事主管到我們學校辦講座,我才明白自己的病症所在。他以自己為例說:“我平均在每份簡曆上花費1.4分鍾。一般會閱讀1頁半材料。所以簡曆最好不要超過2頁紙,一頁中文,一頁英文就可以了,把你最適合我們這份工作的地方點明,過長的簡曆毫無作用,而且不容易突出重點。冗長花哨的簡曆不僅讓看的人心煩,而且會對應聘者的個性留下不好的印象。”

語言盡量嚴謹、平實、簡潔,讓閱讀者能夠充分感覺到你對這份工作的誠懇態度,不必太講求文采。有一次接到一份同學的個人材料,整整50多頁,想找“英語水平”這一項居然找了兩分鍾的時間。像這樣的簡曆,我一般會馬上放下。

“還有很多人把VCD、DVD等多媒體手段用於製作簡曆,而那麼多書麵簡曆還看不完,哪有時間看光盤?耗費財力、精力製作的多媒體簡曆並不實用。”

到底是專業人士,一語中的。這時我才明白我的簡曆就是敗在太過詳細、太過花哨了。做簡曆時,為了搶人眼目,我對簡曆的包裝真是費盡心思;對語言更是斟酌再三;還有那精心炮製的電子版簡曆,看來更是無用之功了。

簡曆的長度和厚度:據一項調查顯示,招聘者進行初審時,平均在每份簡曆上花費的時間不到2分鍾,一般會仔細閱讀的材料不超過2頁。在簡曆後附上一大堆證明材料的做法並沒有增加錄取機會。

語言需要簡練。自我描述的語言風格也是一個值得求職者考慮的問題。有些人喜歡用極感性的話來吸引人事經理的注意,這種做法很可能出奇製勝,但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冒險。語言盡量不要過於口語化,在描述自己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麵時用語應嚴謹、平實,讓人事經理在閱讀時能夠充分感覺到你對這份工作的誠懇態度。

好的或者不好的習慣總是於無意識中自然顯現出來,隻有習慣了優秀才是優秀,如果想裝成優秀,總是會露破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