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柳如
一杯橙汁的力量有多大?大概有很多人都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要在以前,我也會認為這個問題簡直沒意思,但現在,我不會再這麼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了,一件事讓我明白了它的份量。
一周前,我們賓館接待了一位東南亞外賓。有一天,我在總台值班時,他來辦理退房手續。我就讓樓層服務員去房間檢查。一會,樓層服務員打電話告訴我,客人房間裏少了一瓶橙汁,但收費單上卻沒有客人的簽名,樓層服務員讓我核實一下,客人到底有沒有飲用這瓶橙汁?
當我用英文向客人詢問時,客人似乎對英文不熟,隻會說“NO”,用手比比劃劃地,不知道他的意思是聽不懂英文還是說沒有飲用。
碰到這樣的客人真是讓人傷腦筋,我隻能很慢地講,然後再做手式。可還是沒用,客人一律用“NO”作答。
我一想,一瓶橙汁也就幾塊錢,客人也許並不會太在意,就不問他了,直接把價格加了進去。不一會兒,客人順利地辦好了退房手續,離去了。
我怎麼也沒想到客人竟是一個如此斤斤計較的人,而他的中國之行竟是去看一位中國朋友,而且他的這位中國朋友是一位更能計較,而且還會耍筆頭的人,他在報紙上寫了此事……
總經理拿著報紙,大發雷霆:“誰,這是誰辦的事?”
一查,那天的總台值班員是我,於是我就完全置身於總經理的狂怒中了。在總經理非理智的發泄中,我忍不住了:“我沒錯,誰讓他當時沒有講清楚。如果每一位客人都這樣占賓館幾塊錢的便宜,數目也就不小了。”
我的辯解引來總經理又一輪憤怒的狂潮:“又不是丟的貴重物品,你犯得上那麼大動幹戈,又不是機器,你就不會靈活點處理問題。”見我仍是一臉的不屑,總經理的臉都快擠成一團了:“出去!你給我出去!這個月的工資扣了!”
我還是很委屈,我固執地認為這不是我的錯!
從經理辦公室出來後,我一直強忍著的淚水終於滂沱而下。大堂經理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裏。
等我情緒穩定之後,他給我端來了一杯茶:“柳如,關於這瓶橙汁,我們可以這樣來分析:或者是客人沒有消費,但房間裏為什麼少了一瓶橙汁?或者是客人消費了但不願承認;再或者是客人消費了也願承認,但語言不通。如果是前麵兩種情況,想搞清楚難度不亞於偵破一個案件。如果是第三種情況,則可以找一個翻譯來。無論是哪種情況,要弄清這個問題都是要費些工夫的。像你那樣處理是不用大費周折了,但客人說沒有消費,而且還把這件事捅到了報社,說我們賓館不誠信,這樣問題就大了,為了幾塊錢的事,弄出這麼大的動靜,總經理能不火嗎?雖然他的態度是有點兒躁,但說的在理兒。”
發泄一番後,我也明白了,可是心裏還是很難受,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
在服務行業,很多事情是很難分清真相,這時,頭腦中一定要有得失概念:如果弄清真相要花很大成本,那就不必非弄清真相不可,不如糊塗賬糊塗了,以免得不償失。
有些人對真相過於執著,完全拋開得失的計算,由著性子去幹,這並不明智。
簡曆就是求職者的門臉,一個連簡曆都管理不好的人,讓人怎麼放心他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