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作者:
常言道,“好馬不吃回頭草”,然而,職場上離開又回來的員工並不少見。離職的員工重回公司是否還會受到歡迎呢?HR對他們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近日,著名的本地生活信息門戶“趕集網”以“吃‘回頭草’的員工,你還會要嗎?”為題進行了的問卷調查,共吸引了超過1.5萬名職場人士參與。
員工想“吃回頭草”不容易
在被問及“作為HR,吃‘回頭草’的員工,你還會要嗎?”時,持堅決否定態度的不足一成,具體比例為9.79%。盡管如此,表示“要具體分析,但一般不會考慮”的也有23.47%。認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熱烈歡迎跳槽員工回來的僅占7.97%。超過半數的人選擇了要看該員工是“好馬”還是“壞馬”,具體比例高達58.77%(見圖1)。這樣的結果似乎表明,員工吃回頭草並不是不可為,但能否再次回到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其能力能否被垂青。
盡管如此,許多公司從政策導向上看,似乎並不歡迎員工“吃回頭草”。在被問及“你所在的公司鼓勵員工再跳回來嗎”時,36.1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公司不鼓勵這種行為,而34.48%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名義上鼓勵但實際上不這樣操作。隻有不到三成的公司對這種行為表示完全的支持(見圖2)。
不過,員工出去又回來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罕見。在“你所在的公司重複聘請員工的情況如何”的調查中,僅有16.95%的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重複聘請過同一員工。也就是說,八成多的公司最後還是會接受“吃回頭草”的員工,隻是數量不一(見圖3)。
在職場上,不僅會出現員工想吃“回頭草”的情況,也有企業重拋“橄欖枝”的情況。一切都緣於人才市場的供需關係,緣於企業和個人的發展需求。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工作者,對待離職返聘的員工,不應該戴上有色眼鏡,首先時刻要提醒自己保持理性的思維模式,時刻想到自己對公司的責任和義務。我就是要為企業找尋人才,隻要符合企業的人才標準,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我就歡迎他。
與新員工相比,離職返聘員工有他的優勢。比如他對公司的行業背景、企業文化、業務流程、規章製度比較了解,能夠比較快的進入角色。另外,公司對於他在工作能力、個人素養以及在公司內部的人脈關係等方麵的情況了解得更加客觀,在人品誤判方麵的風險要小得多。所以有的時候在你給對方提供一個機會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機會。
因客觀因素離職的員工想回來,更易被接受
離職的理由千千萬,哪一類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呢?調查結果顯示,“身體狀況、家庭狀況等客觀原因”是最容易被接受的,選擇這個選項的受訪者約為四成(40.46%);因為創業而離開公司的理由也相對容易接受,排在第二位,占到33.09%(見圖4)。雖然跳槽對一些員工來說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因“找到好工作後跳槽”,又再想回到原來公司的,並不被HR們看好。
對此,蔣北麒表示,離職麵談是一次企業經營的診斷,通過判斷和分析員工的離職原因,可以解讀出很多的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