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雲鎮(1 / 3)

東海之濱有座歸雲鎮,群山憑望,秀水盤城,一座五層重閣客棧在鬧鎮的中心街道處依橋而建。

繁華街市,人聲鼎沸,城中細水,款款相連,歸雲客棧門前的街巷,閣鋪林立,旌旗招展。兩位道風公子和一個女子正跨過拱石橋,向客棧的方向走來。

左邊那名男子背著一個青竹書箱,腰懸一柄碧綠色寶劍,手裏握著一卷泛黃的竹簡古卷,言笑不絕,不停的左顧右盼。

中間男子則手裏多了把剛於路攤買來的丹墨折扇,三人皆落步軒昂,氣度翩翩。那持卷男子一路走來,始終叨絮不止。

隻聽他道:“大師兄,這些日子我們追尋那惡道,不是荒野死沼,便是毒窟惡林,好不容易碰到這難得的一處清水麗鎮,不如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一則打探那惡道行蹤,二則體味下這裏的異鄉風俗民情,也長長見識,開開眼界,說不定就能……”

“好了!好了!你那老毛病又犯了,果是見一處迷戀一處。這世間古鎮異俗,數不勝數,明川幽境,浩渺不盡!隻恐你那離塵卷簡有所短,書記不了多少。

適才已看見驚秋替你翻弄你那寶貝紙硯了。罷了!也累了這許多日,實苦了你二人!成親不久便被遣下山來,我看此地繁華秀景,物盛食豐,確是難得的一處悠閑鎮隅。”

“不如這樣好了,你二人就在這歸雲客棧安頓下來,我去四周查探一番,十日後再來與你二人會合。”

那手持折扇的男子一邊仰麵指著麵前宏偉的歸雲客棧大匾,一邊揮開折扇對二人款款道。

“師兄不可,下山前師父再三訓誡,身處異鄉,事事瞬變,我三人不可隨意分散,免失了照應。

你就在這歸雲客棧和我們一起住下來吧,我三人一路行來,許多險阻,從未曾分離過,豈可因些不相幹之事……”那女子雖大大方方,口齒伶俐,卻少了幾分往常那樣的氣度,言語未盡卻已麵頰紅潤。

那持卷男子本對新妻頗為顧忌,聞言,顯是不僅同意了自己適才己言,也未直拂師兄美意,心裏如食甘醴,喜樂不已。

亦言道:“是啊,是啊,大師兄,我們一路降妖除魔,未曾分離……”還未言罷,卻已被大師兄以扇止住其口。

“師妹,照顧好煙雨師弟,十日後,我再來此地與你們會合。”

折扇男子言罷,從那喚作煙雨的男子手中拿過一個包袱,轉身離去。未走幾步,又轉身正色對煙雨道:“師弟,癡舌有度,收斂往日貪奇迷戀之心,事事悉聽驚秋之言,免生禍端!”言罷,揮展折扇,步履翩翩,笑傲而去。

這三人正是太虛山紫玄真人座下大弟子無塵、二弟子任平生和女弟子東方驚秋。

隻因去歲冬日除夕之夜,那魍魎山魑魅二惡道趁太虛眾弟子納福迎新,聚享同門之樂,疏於防範之際,潛入太虛山九陽洞府中打破空冥鏡,盜走‘九劫舍利珠’。

那‘九劫舍利珠’本是萬佛山萬佛寺中貴寶,乃太虛山借來之用,卻不想被二妖道盜取,紫玄真人大怒,決意派遣門下弟子往魍魎山鏟除魑魅惡道,奪回‘九劫舍利珠’。

太虛一門,高居中土群峰之巔,百峰簇擁,都統領於太虛宮,卻在一門之下有兩個分支,謂‘前峰後穀’,‘峰’指太虛峰,‘穀’指坤玉穀,說來都是太虛始祖太虛子夫婦留下的兩脈截然不同的同門分支。

太虛峰由曆代掌峰真人統領,坤玉穀則為曆代七溪掌閣真人統管,掌峰真人和掌閣真人皆奉太虛宮的五大劍尊遺老為上。

隻是太虛宮中五大劍尊遺老常年閉修五行峰中,極少過問世事,這一時的太虛掌峰為紫玄真人,坤玉穀掌閣為坤玉真人,坤玉穀中皆為女弟子,群居穀中七溪翠水泊之上,太虛峰上則多為男弟子,居住在煙雨遙山居。

太虛山素有門規,門下諸弟子中凡修為境界步入上虛境界者,除了繼續在山上虔心修心問道,內煉心神外,每年還要外出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