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秘書之爭(2 / 2)

對於傳言,陳九江一貫的宗旨是,聽之,任之,卻不可以傳之。機關之中,屁大點事,都能引發一個巨大的傳言,若是句句都信以為真,那就無法開展工作了,所以隻能聽之任之。至於不可傳之,卻是陳九江大學學長,也是河西鄉前任黨委書記孫有才再三交代的事情。

在九江師範學院的一次聚會中,陳九江認識了同為中文係畢業的學長孫有才。畢業之時,受他的邀請,毅然的拒絕分配到省城高雲市做中學老師的機會,跑到了這窮山村裏做起了一名鄉鎮幹部。

事實證明,孫有才對得起他的信任,待他第二年剛一轉正,就立刻拍板,提拔他做了鄉裏的書記秘書。這書記秘書,不算是一個正式的職務,卻也實實在在的存在在鄉鎮的體係之中。隻待陳九江再熬上兩三年時間,一個副鎮長是跑不掉的。

那時候全國上下都流行一個口號:“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正當陳九江以為自己可以跟在孫有才身後,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河東鎮發生了一件大事。

久經考驗的河東鎮黨委書記,高歌喝死在了酒桌上。於是一紙調令,將孫有才從河西調到了河東。

河西河東,一河之隔,差距卻大的驚人。若想知道這兩個鄉鎮之間的差距,隨便找個上了年紀的老大爺,就能給你說道上三天三夜。

鄉鎮之別,老百姓或許並不在乎,反正在哪裏都要種地交公糧。但是官場之人,卻敏感的多了。別的不說,單說一樣,自建國至今,曆任河東鎮黨委書記,除了兩個受了處分的,其他人都提了副縣長,而那河東鄉的書記卻無一人從書記的位子上直接提拔成副縣長。

是人都是有追求的,官場中人也不例外,而升官就是他們實現追求,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外在表象。故而,河東鎮的黨委書記,也就越發的炙手可熱。

孫有才一夜之間就將屁股坐到了準副縣的寶座上,羨煞了很多同仁,也一下閃到了陳九江。

孫有才一走,和他並肩戰鬥了四年的鄉長王文明就成了河西鄉的一哥。王文明是當兵的轉業,做事雷厲風行。不出三天,陳九江就從他的小辦公室搬到了綜合科,和杜娜娜,老陳,老李做起了對桌。

一時間,謠言滿天飛。有人推斷,這招叫做先撤椅子,再摘帽子。瞧著吧,依王文明的作風,不出一個星期,陳九江的秘書寶座就會坐在別人的屁股下。接任者自然非杜娜娜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