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頓時想到了他的蛇兄弟。書生來到山林,拿出那顆丹,按照蛇交給他的方法,將蛇找了來。書生告訴蛇,今年的科舉,他又落榜了,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彌補,就是要給國王獻上一片蛇的心肝。
大蛇聽了,點點頭表示同意了書生的話,並且順從地張開嘴巴。書生小心翼翼地鑽進大蛇的肚子,蛇忍著劇痛,讓書生割了它的一片心肝下來。
書生將割下來的心肝奉送到國王麵前,國王吃了蛇心肝做的藥,很快病就好了。國王大喜,下令讓書生做了大官。貧困的書生一下子變成了家財萬貫的富人,每天綾羅綢緞山珍海味。書生心裏很得意,心想,這都是大蛇的功勞啊,於是經常帶著好吃的東西去看望大蛇。這樣做了不久,有一天國王突然又病了,而且比上一次病得更嚴重了。國王下令找來書生,讓他繼續去給自己找來蛇的心肝做藥引。書生領命來到山林裏找大蛇,再次向大蛇提出割心肝的要求,大蛇聽了,又順從地張開嘴巴,讓書生進到他肚子裏麵取心肝。
書生拿著刀子,走進大蛇的肚子裏麵,慢慢地割下蛇的一片心肝來。書生拿著蛇的心肝回去複命,果然,國王吃大蛇的心肝病就好了。國王很感激書生,就下令提升他做了更大的官。
這樣又過了沒有多久,國王再次生病了。他找來書生,告訴他一定要找到蛇的心肝,隻要能為自己治好病,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書生一聽,心花怒放,他找到大蛇,再次請求大蛇幫助它。大蛇念及書生對自己的恩情,就含著淚答應了書生。
書生拿著刀子,象前兩次一樣小心翼翼地爬進大蛇肚子裏,慢慢割下蛇的一片心肝。大蛇張著嘴巴,忍著劇痛盼望書生趕緊出來。這時,書生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下次國王再找自己要蛇心肝,大蛇不肯來了怎麼辦?不如把蛇心肝一下子割下來,每次國王用的時候給他一點,說不準國王一高興還能賜給自己半壁江山呢!
想到這裏,書生就毫不猶豫地將刀子舉起,狠狠地向心肝割去。大蛇一心以為書生會出來,沒想到書生卻將它的心肝全部割走。大蛇疼得受不住,大叫一聲緊緊地將嘴巴合上了!結果,書生呆在蛇的肚子裏永遠都出不來了。
這個故事,後來發展成一個成語,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說得是本來應該滿足的人,卻始終不滿足,最後被貪婪毀滅的道理。
故事就是故事,現實生活中未必會有這樣一條蛇,但是象書生這樣的人卻是大有人在的。比如那些權位顯赫,家財萬貫的達官貴人或者領導幹部,明明已經身價百倍,卻貪婪而瘋狂地暴斂財產,據金錢為自己所有,最終將自己送進了囹圄,成了遺臭萬年的階下囚,為百姓所不齒。其實,根據他的條件,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但是,因為貪婪因為對金錢地位無止境地追逐,它們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和書生相同的故事,說的是一個乞丐。說有一年一個特別寒冷的大冬天,一個富翁路過一座小橋時,看到一個年輕的乞丐在橋下圍著一堆備人倒掉的煙灰取暖。乞丐一邊取暖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有一團火給我烤烤取暖,我這一輩子就知足了。”
富翁聽了這話,覺得很有趣,一個人隻要有堆火烤烤就知足了,多麼微薄的願望啊。世間上真有這麼知足的人嗎?富翁想試試看,於是就把乞丐帶回了家。乞丐到了富翁的家,每天都可以烤火取暖,放棄想他這下子該知足了吧。這樣做了半年,有一天富翁路過乞丐的窗口時,又聽到乞丐在自言自語:“要是我這輩子天天都可以吃上肉,我就知足了。”富翁想起來了,原來乞丐看到他中午他吃肉所以也想吃肉了。能天天吃上肉就知足了,這個願望也不難實現,富翁心想。
於是,富翁就命令下人們天天做肉給乞丐吃,看到乞丐狼吞虎咽的樣子,富翁心想,這下子你該知足了吧。
過了幾天,富翁打算到乞丐的屋子去問問乞丐,是不是真的知足了。當富翁走進乞丐屋子裏時,嚇了一跳,乞丐竟然在用水調戲一個女仆!看到這種情形,富翁不禁搖頭感歎:想起當年橋底灰,為啥用水戲女仆?看來世界是沒有會知足的人哪。
富翁的感慨也許會發人深省,他的這番感慨不是沒有道理,隻是不夠準確。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有不知足的人,而是有不知足的心。
一個人一旦對金錢和權利有了無止境的追逐,必然就會誤入歧途。
因此,學會知足,也許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我們知道,在美國,英特爾公司在製造計算機中央處理器方麵是其他廠家無法取代的,而微軟公司生產的視窗係列軟件又幾乎壟斷了PC機的操作係統。其他的還有三星、索尼、菲力浦的顯示器,愛普生、佳能、惠普的打印機,愛克發的掃描儀等等。
這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商家和廠家雖然在市場上很有地位,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精通這一產品的研製。而假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計算機生產廠家都試圖生產各種產品,可想而知,由於其力量的分散,必定不會取得今天的效果。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諸多的經驗無一不準確地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那就是從事任何事業,一定不要貪多求全,有時候見好就收才會“知足常樂”。
至於說到什麼“收山”和“轉業”,在下麵的這些情況發生時,你就可以見好就收了:
業務平穩時,見好就收。
這個時候也許你不會再創高峰了,趁著業務進行平穩時及時賣掉。除非這項生意非常有利可圖,不然勞工和支出隻會增加你的負擔。
注意有關你那一行的潮流動向,當你還沒有退出流行趨勢時及早賣掉。
對目前的事業不再感到來勁,及時小的修整和整頓也不能重現盛況時,你應該立即停止經營。因為,對事業失去興致就是棄之不顧。事業經得起改變和錯誤,卻很少能從忽略的荒漠中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