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此人大家都曉得,南宋末期大臣,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淳九年曾任湖南提點刑獄,與三湘四水頗有淵源。他力保南宋江山,忠貞不渝後被元軍所俘。他在獄中寫了不少詩篇,尤其是他感“天地之正氣”,“作正氣歌一首”,認定有正義所在,生死不足論。
《正氣歌》是中國古代的詩歌名篇,世代傳誦至今。人們每每念起精神百倍,麵對死亡亦毫不畏懼,使鬼神為之驚訝!也許正因為這首詩特有的陽剛之氣,使其成了趕屍匠的咒語,讓趕屍匠心雄膽壯。
最後是學習“還魂功”。據說,趕屍匠的還魂功越好,死屍的魂還得越多,行動就越接近常人,趕起屍來便輕鬆自如。這種“還魂功”非常神秘。首先是在屍體的額頭上貼一道“辰州符”,再在其背心貼一道“辰州符”,然後念一通咒語,迫使屍體還魂行動。
有的也說,這個過程,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的草藥撒在屍體上。這種草藥,有的更指明了是曼陀羅草。“還魂功”因師承的不同,在功法卜有區別,麵對不同的死屍也有區別。功法不濟的,練成的是“僵屍魂”。
功法施展後死人能夠站立躍動,但死人四肢腰椎僵硬,不能轉動自如,所以在驅趕過程中,僵屍隻能憑趕屍人的指令跳躍前進。
功法高強的練成的是“行屍魂”,這種功法往死人身上施展後,死人的骨骼四肢便如常人一樣,在趕屍人的指令下能自如行走,所以屍體趕起來比之“僵屍魂”要輕鬆得多。
待徒弟已經將其他功夫練得純熟了,正氣歌也倒背如流了,師傅便會擇一黃道吉日,沐浴齋戒,禱告天地祖師,然後正式開壇學法。
“法”的關鍵是心、眼、手、身、步,當咒語念到不同的內容時,心裏必須默想到某個師傅,眼睛必須望著某個方向,手指做出什麼動作,身子、腳步如何配合等等。手指的動作,有時象戲劇表演中的“雲手”,有時又象小姐的“蘭花指”;
咒語念完,腳有時必須向地上蹬幾下,左腳蹬或右腳蹬都因法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講究。這個學習階段一般是七七四十九天,這四十九天裏,師傅徒弟均是閉關修練,不能沾葷腥,迷女色,必須心無旁騖,在祖師神壇前念咒畫符,勤做功課。
待到四十九日到期,功德圓滿,師傅還要出各種題目對徒弟進行測試。順利通過後,咒與符有了靈驗,能驅神役鬼趕屍了,便正式出師,可隨師傅一起上路趕屍。如果測試通不過,還得再閉關在祖師神壇前苦練。
綜上所述,趕屍者經過嚴格的麵試和訓練,掌握了趕屍的基本術法,學會了使用一些“法器”,背會了《正氣歌》,練就了驅神役鬼的符、咒法術,就可以隨著師傅一起,踏上趕屍的征程了。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的趕屍匠,那就看他的領悟能力而定,更要看他的毅力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