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成大事者從失敗中走向輝煌(4)(1 / 3)

在人生的奮鬥過程中,似乎有一種力量總是會保佑那些不認為自己會失敗的“蠢人”,他們總是在人們認為某事不可能成功之時,使這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那些說“某事不能成功”者,常常成群地聚集在為此事而奮鬥的人們腳下觀望。那些說“某事不能成功”的人從來沒有研究過自然的法則。

人生隻要在失敗麵前也不低頭,即使見不到成功的結果,這個人也是一個偉大的人,是一個走向成功的人。

8.成功就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

要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別人打工。很多時候,在我們的麵前有許多挫折、坎坷,堅持一下,跨過去就是成功,否則就是永遠的失敗。要知道,再堅持一下,多走一步就是天堂。

隨著我們對社會的支配能力日益增加,我們有沒有按我們應當做到的那樣珍視鍥而不舍的精神呢?正視這個問題,你就是在正視成功。在美國曾經有這麼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20世紀初,在亞利桑那州有位男子,找尋一座位於茲默斯頓小鎮附近的豐富銀礦礦脈。他努力尋找了幾年。有一次,他在一座小山的側向掘出了大約200米的坑道。但是,這座掘出坑道的銀礦卻已被挖掘一空了,不得已,他隻好放棄了計劃,沒過多久,這名男子就去世了。

此後過了十多年,某礦山公司買下了茲默斯頓地區的幾處礦區。這家礦山公司重新挖掘了當年被放棄的礦脈,然而就在距離廢棄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點,他們發現了前所未有的豐富銀礦脈。

故事中的成功和失敗之間,表麵看來,其距離之差隻有一米,猶如薄紙之隔。而現實裏,這成功和失敗之間,卻隔著千萬裏,因為“再堅持一下”其實需要你這前努力的千百倍。“行百裏路而半九十”就是這個道理,越到後麵越困難。

其實,世上的事,哪怕再苦、再難,隻要我們“再堅持一下”,就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再堅持一下”,是一種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堅強信念,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也是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胸懷。它不是蠻幹,不是“孤注一擲”,而是在通觀全局和預測未來情況下的明智抉擇,更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

成功者在關鍵的時候,總是比失敗者“再堅持一下”。但也就是這“再堅持一下”,形成了成功與失敗現實生活中的巨大反差。

所有的失敗者都對失敗有著無比的厭倦,對成功有著無限的渴望。為了獲得成功,他們的確做了各種嚐試和突破。但在關鍵的時候,失敗者退縮了,沒有向前跨一步,因為這一步沒有跨出去,他們一直是失敗者。於是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解脫,把自己的命運交與上帝去安排。

有的失敗者跨出了第一步,甚至走了好幾步,但他們卻沒有堅持走下去。他們的生活因為這幾步改變了,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於是就滿足了,不再向前走了。他們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其實不然。他們的命運是被別人主宰的,習慣於從別人手裏賺鈔票。

也許你不比別人聰明,也許你有某種缺陷,但你卻不一定不如別人成功,隻要你多一份堅持,多一份忍耐,多一份默默等待。

是堅持還是放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

馬克是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員,他到處拉保險。然而不幸的是,成績卻始終是一片空白。可是,他毫不氣餒,晚上即使再疲倦,也要寫信給被白天訪問過的客戶,感謝他們接受自己的訪問,並力請他們投保,每一字每一句都寫得誠懇感人。

可是,無論馬克怎麼努力,也沒有業績。三個月過去了,他連一個顧客也沒有拉到,而上司催他卻是愈來愈緊……

勞累一天回到家,馬克常常連晚飯也沒有心情吃,雖然妻子溫順體貼,但一想到明天,他就有點絕望。

馬克在日記中寫道:“從前,我以為隻要認真、努力地工作,就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這一次,我錯了。因為事實顯然並不如此!……我辛辛苦苦地跑了90天,然而,卻連一個客戶也沒有。唉!保險工作,看來對我很不適合,不如換個地方找工作吧……”

妻子知道了,勸告他說:“再堅持一下,就有盼頭。”他聽從了妻子的勸告。

馬克曾想說服一個中學校長,讓他的學生全部投保。然而校長卻一次一次地將馬克拒之門外。當他在第91天再一次跑到校長這裏來的時候,校長終於為他的誠心所感動,同意全校學生投保。

馬克成功了!而正是堅持不懈的精神,使他後來成了著名的保險推銷員。

成功學專家威廉·詹曾經說過:“在失敗了之後,我們不僅要重整旗鼓,而且還要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甚至更多的努力。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巨大的儲備力量,但除非你懂得並堅持下去,否則它毫無意義。”的確,堅持就有這種力量,它可以使失敗變成成功,使挫折變成鮮花和掌聲。隻要朝準自己的目標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跡。

你一定知道史泰龍其人吧。你以為他能崛起於影壇是十分順利的嗎?絕對不是,史泰龍之所以能踏入電影界,是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之後,大約總共有一千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