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我就天天盼著早點離婚,給你說正事呢,一會王耀武過來,我們商量商量,今天晚上你就去找徐局和張明,找到他們其中一人就行,打聽一下。”
“好吧,那我就幫你打聽一下,他們要是守口如瓶,我就沒辦法了。”
“夏誌傑啊,我對你很信心,憑你的聰明才幹,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打探不到的。”劉安邦說。
“那就看運氣了。”我看到牆上有一副山水畫,上麵畫了一座山,山下有一草廬,一個女子拿著鏡子,寥寥數筆,頗有神韻,空白處有幾行字。
“看什麼呢?”劉安邦問,“你喜歡這山水畫?喜歡我就讓王主任送你。”
“不用了,對了,我記得上次省公安廳的副廳長王峰來,他好像是王耀武的親戚吧?怎麼不找他?這個王峰還管著徐局呢。”
“王峰被雙規了。”劉安邦說。“真是不巧。”
“這下熱鬧了。”我夾著一個豬蹄。“這豬蹄顏色不錯,黑裏透紅。”
“我怎麼覺得你有點幸災樂禍?”劉安邦說。
“誰幸災樂禍?”王耀武拿著一瓶酒從外麵進來。
“我們是說白田禮的。”劉安邦說。
“這個狗東西,提他幹嘛。”王耀武坐下來,“等一會給你們上鰣魚。”
“這菜不少了,別上了。”劉安邦說。
“上個鰣魚就不上了,對了,我聽說夏秘書才學過人,是寧州有名的筆杆子,想必書看得不少吧?”王耀武說。“我這人也喜歡看書。”
“喜歡看書好。”我說。
“夏秘書。”王耀武歪頭看著牆上的山水畫,“你看看我這山水畫如何?這可是我花重金買來的。”
“畫不錯,上麵的幾句話寫得更好。”我說。
“是嗎?這畫上的兩行字,我還真不知是什麼意思,你來給我講講。”
王耀武說。
“寫的什麼字這是?行書啊。”劉安邦說。
“這兩句話是,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則吉凶可鑒也;不蹶(jue音,聲調:第二聲)於山,而蹶於垤(die音,聲調:第二聲),則細微宜防也。”我說。
“沒錯。”王耀武說,“什麼意思呢?”
“第一句話是說,如果不以水為鏡,而以人為鏡來反照自己,那麼,許多事情的吉凶禍福便可以明白了。”我說。
“說的好。”劉安邦說,“唐太宗曾言:“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鑒,可以整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第二句呢?”
“第二句,不蹶於山,這蹶字的意思是,跌倒;而蹶於垤,這垤的意思是小山丘。”我說,“這句的意思是說,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在小土堆上卻容易跌倒,由此可知,愈是細微小事,愈要謹慎小心。”
“講的好。”王耀武雙手擊掌。
”不錯。“劉安邦說道,“不蹶於山,而蹶於垤,則細微宜防也。
“夏秘書,我敬你一杯。”王耀武說,“劉部長已經給你說了吧,我這不肖兒子的事,就麻煩你費心了,我先幹為敬。”
“別客氣,等會我就去找徐局問一下。”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