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遙出生的第五個月,父母離異,兩個人的態度都很決絕,以至於跑得連孩子都忘了帶。”
這是收養蕭遙的二姨夫給自己爹媽的評價,可以說,很中肯,至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當事人出來反駁。
二姨夫是個生意人,對自己家裏的親情都不太重視,待老婆如小三,待小三如ji女,待ji女如高邦……
所以蕭遙這十八年來,並沒有從這個臃腫的生意人嘴裏聽過多少好話。
二姨夫的老婆,蕭遙得叫二姨,這也從側麵反映一個問題:二姨的老公得叫二姨夫。
蕭遙的二姨,在他的人生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這位二姨的諄諄教導,說不定蕭遙已經進監獄了,至於罪名,可能是蓄意謀殺二姨夫之類……
所以,那位表哥,在不明白自己母親用心良苦的前提下,盲目排斥了這個“胳膊肘往外拐”的親人。這讓蕭遙很難受,他不敢對二姨的關愛表現出過多的回應,也不知道該怎樣和表哥保持距離。
事情就這樣到了十五歲那年,中國教育體製下的學子們都該明白,這段兒有個挺重要但又不那麼重要的考試:中考。
蕭遙沒有李密牛角掛書的情操,也沒有孫敬懸梁刺股的決心,所以除了顧拜旦,孔夫子一幹神仙們也都對他很不友好:語、數、外、政、曆、物、化,除了體育全都不太過得去。
其實這也不是問題,十二年義務教育體製下,考得差依然不怕沒學上。問題在於,這點兒神仙施舍的成績,跟另外這個考上重點高中的表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落差得有多大?大概有神戶牛肉對比衛龍辣條那麼大。
這也是當然的,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還能讓自己品學兼優、三好學生,這可能性太小了,如果有這種雞湯,那也不該在這本書裏擺攤開鍋。
總之,學渣就是學渣,但二姨還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托二姨夫走關係送禮,把蕭遙送進了表哥的同一所高中。雖然對蕭遙來說,在哪都一樣(都學不明白),但這讓蕭遙避免了在表哥麵前顯露自卑和墮落。
壓力和期待,能讓人在本質上成長得好。這也表示了:成績方麵沒什麼成長。
然後鬼使神差的,他開始用一些低成本的方式消遣:比如寫推理小說。並且在這三年高中生活裏,用小說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是一本成神,而是一本成“特異功能!”
第三章,第三自然段,的第三行:【今天淩晨,第一教學樓後的小樹林內,我會撿到一套當天的所有科目測試題】
學渣蕭遙,在電腦上敲下這個第三章,然後安然閉上了眼睛,等待這個不可能的夢想化為現實。
然後鬧鍾聲響,蕭遙就著黑夜爬起來,比校工起得還早。
總是在課外被人毆打消遣的校工,蹣跚著腳步打開黑漆的柵欄,被嚇了一跳:“哎呀——嚇死我辣小蕭!怎麼每到考試時候你就來這麼早?”
蕭遙和善地回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嘛。”
“你呀,能行。”校工提前把他放了進來。
然後,輾轉來到第一教學樓後麵的小樹林,這裏似乎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放著一卷試卷。
《高中三年級下半學期模擬考試試題》
蕭遙把試卷揣在提包裏,去食堂點一份早點,悠閑地開始他的複習。
…………
這就是他的特異功能。
蕭遙的每一個第三章,其第三自然段、第三行裏,寫下一段自己希望發生的事情,這事情,會如實發生。
之所以稱之為“特異功能”而非“超能力”,是因為這個能力還有一點局限性。
它不像死亡筆記,蕭遙曾用可憎的二姨夫做過試驗,二姨夫的人生並沒有在廣場上以瞬間爆炸的形式收場。
它也不像未來日記,可愛的二姨並沒有在出差的時候被更優秀的紳士愛上。
更不像是封神榜,兩筆糊上去,自己就飛升成仙、三壇海會大神。
就連種個彩票三等獎的效力都沒有,隻能在“理論上有可能”的前提下,搞定一些小事兒。還必須以“第三章”來命名章節名。
第三章、第三自然段的第三行撿到試卷。那麼第三章前麵的兩個自然段+兩行,就都要為這個第三行發生的事情做鋪墊。
一:哪位被請酒的老師宿醉後拿錯了試卷,不小心放進廢紙簍,順著第一教學樓後窗丟進垃圾堆。
二:結果又一個不小心,被風吹到了某個樹林。
三:正好被路過的某個路過的學生撿到,這個學生名叫蕭遙。
也就是說,他的敘述,必須在合情合理的前兩段鋪墊下,才有可能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三行裏麵推理出來。是為“因果律推理”。
蕭遙嚐試過,要在兩個自然段內寫明白塞博坦行星狂博大戰、擎天柱空降自家後院……等一係列鋪墊,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