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裏,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的雪花把大地銀裝素裹,那才是冬。今晚是冬至的第三天,聖誕節的前夜,城區的大街小巷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火紅的聖誕老人帽。隨處可見的聖誕老人頭像貼圖,悠揚歡快的聖誕歌曲,預示著一個歡樂、祥和節日的到來。
現代的生活方式是跨越時空的。當感覺坐上飛機跟打的沒有多大區別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地球其實隻是一個大村莊。以前,我是排斥洋節的,什麼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呀,都是舶來品,本民族的節日,尚且不能過得熱火朝天,誰還關心外國的節日?後來,我才發現自己的觀點有失偏頗。且不說,任何民俗文化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節日沒有國界;也不說聖誕節給人們帶來形體的放鬆和精神的愉悅;單就聖誕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及影響力則不能不令人細細回味。在西方國家,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每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類似於我國的春節。相傳聖母瑪利亞在這天生下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因而該節又寓含著一定的感恩成份。在孩子們的童話世界裏,12月24日晚上,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聖誕老人,會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掛在聽話孩子的床頭上、聖誕樹上……嘖嘖,聖誕節無論對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是一個寓意美好的神聖之節、快樂之節!厚重的文化積澱催化出聖誕強勁有力的雙翅,飛洋過海,落棲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被自信和篤定的年輕人樂滋滋的接納。
隻是,在我們這兒,人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聖誕節,而是賞,更準確地說是玩。因為常人們不需要在這天到教堂禮拜唱聖歌,也很少相互間送聖誕賀卡和禮物,更沒有多少家庭,像春節一樣地團聚在一起共進晚餐。因而,聖誕節在中國,從內容到形式與其本真都大相徑庭,這也正常,移植文化終究是移植的,一陣狂熱喧囂之後,剩下的便是形單影隻。不像春節等傳統節日,雖然古樸卻很有味,歲歲年年人們都念叨著她,離不開她。
人們說,聖誕節下雪象征著吉祥,但今晚沒有下雪的跡象,月朗風清也是好的。徜徉在年輕人組成的熙熙人流中,仰望著五彩紛呈的火樹銀花,在現實與虛幻的輝映中燦爛自己的心情,覺得很是愜意。不必到KTV,不必參加派對,不必到酒樓饕餮大餐,隻消在閑逛、觀賞之後,帶著盎然興致,回到家中撳下台燈,記下點滴感受,次日鮮活無虞的日子便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