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江看了一圈,有的人沉默不語,有的人心有戚戚。心想,看來陸霄銘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一提到這件事都噤若寒蟬。心中有數,覺得江州項目也蠻有趣的,雖然之前陸霄銘專橫霸道,不過還是可以支撐一個團隊,如果不是因為站錯隊,應該也不會這麼快下去。不過趙曉凡就不同了,她來的時間短,之前的積累不夠,而且比陸霄銘年輕,更重要的是到現在也隻是算是代理,所以下麵的人還在觀望。
內心不經感慨一番,看似隻有十幾個人的小團隊,原來也需要這樣費心思,還真是不如自己在實驗室裏搞科研好。經濟類和技術類的確不同,自己一開始是想要向技術類發展,不過導師建議現在經濟類做一些基礎,估計也有一定的道理。
幾番流轉思考之後,郭浩江晃了晃手中的紅酒杯,看到大家情緒比較低落說道,“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大家還是要往前看。”
說完之後,大家的臉色稍微釋懷了一些。
燈紅酒綠,華燈初上,郭浩江來到江州項目工作的第一天很快就結束了。
聚會也是歡樂的,雖然中間有點小插曲。
夏曉樂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來很多事情,自己今年22歲,在之前的二十多年裏,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生涯,每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現在步入社會,主要的任務就是工作。但是卻大有不同,學習的時候隻要學習好就行了,工作的時候卻有很多事情要思考。
郭浩江來了一段時間,趙曉凡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一方麵是因為懷孕身體不適,另一方麵是因為郭浩江完全按照在美國學習的經濟學的管理理念來管理小團隊。每周都要召開各種會議、還有各種日報、周報、月報,以及各種總結讓大家應對不暇。
雖然趙曉凡多次跟提議,要適應中國國情,不過,郭浩江在這點上還是非常堅持。趙曉凡看著改變無望也就作罷。
這期間,袁總過來視察過一次。不過全程都是由郭浩江和趙曉凡陪同,夏曉樂和張蓉這些小員工沒有接觸。
袁總走了之後,整個團隊突然之前變得緊張起來了。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今年的回款還沒有收到;第二個是在深圳要投標城市生活項目。由於江州已經開展了,所以按照領導的指示,江州成立深圳城市生活項目小組,進行招投標工作。
第一個問題比較嚴重,關係到所有人的獎金收益,不過和夏曉樂關係不大,回款是項目經理的主要任務,也就是郭浩江和趙曉凡的首要目標。
但是第二個事情就和夏曉樂息息相關了,因為城市生活雖然掛的是趙曉凡的名字,但是主要是她在負責,所以臨時調派,就把夏曉樂和張蓉從江州項目裏麵抽出來,由郭浩江帶隊去深圳出差,和深圳本地的同事一塊進行招投標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