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華爾街掃街(1)(1 / 1)

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股票大崩盤,6天內,紐約證券交易所三分之一的股額崩盤。許多人因此而破產,因為股市崩盤而獲利的,恐怕隻有攝影師和他們供職的報紙和雜誌了。華爾街上到處都是端著相機的人,為我們全景式地展現了85年前的這場大危機。

美國財政部分部大樓

20世紀20年代,良好的經濟環境為股市發展創造了條件。大量中小投資者爭相湧進股市。華爾街陷入了狂熱之中,電梯工、接線員和報童也和金融巨頭一起玩起了股票。無數的美國人在繁榮時期將資金投入了股市,以為股票會持續上漲。

1929年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即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股市跌到了穀底,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外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但是這次人群中少了興奮,更多的是恐慌。無數的人聚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麵的美國財政部分部大樓(現為聯邦大廳國家紀念館)外,在喬治·華盛頓的雕像下觀望,焦急地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雖然當天中午多位銀行家和財團老板決定出資托市,暫時穩住了股票價格,不過這隻是暫時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