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江南織造徐家(1 / 2)

大宋東部江海相交的緩衝平原,有一座自古繁華的富饒之城,以魚米之鄉和龍脈傳說聞名於世,這便是有著南朝古都之稱的金陵。

金陵城中,有一座占地麵積極廣的府宅,從半空望去,就能看見其中亭台樓榭、假山湖泊應有盡有,極盡奢華之能事,當真是美的如同人間仙境一般。

而在這座府宅三丈寬的朱漆大門的上方,鐫刻著四個金光熠熠的大字--江南織造。

這便是自太祖建國以來就始終屹立不倒的江南織造徐家,以日進鬥金來形容都稍嫌不足,尤其相比於四大豪商來說,這裏相當於是國庫的存在,若是朝廷銀錢短缺,往往最後的底氣都是在徐府這裏。

徐府曆經三代,如今傳到徐渭手中,卻一直因為樹大招風的緣由麻煩不斷,先是因為瀟湘館的異軍突起,差點丟了宮中絲織的營生,斷了最大的一條財路。

好在徐靈兒出馬,和孟大小姐達成了戰略合作的意向,這才化險為夷,形成了雙贏的局麵。

可惜好景不長,真宗駕崩,寧王叛亂,徐家由於身在金陵,隻能被脅迫著成為了叛軍的物資倉庫,這才勉強保住了一族老小的性命。

幸而兩湖總督董重秘密來訪,定下了光複的計策並一舉成功,徐家也在一瞬間從亂賊變成了有功之臣,再次贏在了曆史的抉擇之上。

然而這些並不能壓下徐渭父子心中的不安,後花園之中,老太爺徐達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型,沉聲道,

“文長啊,雖說如今亂勢已滅,但董重那個老狐狸卻沒有派人上京,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了,怕隻怕他會拿我們徐家第一個開刀啊!”

“父親說的是,當初金陵初定時,董襲便以保護物資大本營的借口留在了這裏,何嚐不是在監視我們徐家,或者說是要吞下我們徐家,如今之計自當早作打算,先下手為強,以免夜長夢多,生出禍事來!”

推著輪椅的徐渭也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聞言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隻是這種擔憂還沒有化作預防的措施,大門口之處就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顯然是有事情發生。

“太爺、老爺,不好了,董襲帶著手下的那些士兵闖進來了!”

徐渭父子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管家就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給出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消息。

“什麼,他竟敢如此行事?”

二人聽了勃然變色,氣憤的同時也感到了惶恐,身體顫抖個不停。

還未等他們消化完這個驚人的消息,董襲就已經帶著兵卒們來到後花園中,不懷好意的冷笑著,

“二位倒是好興致啊,死到臨頭還有閑情在此賞花!”

“董襲,你此來意欲何為?這裏可是太祖皇帝親封的江南織造府,你這樣縱兵直闖,難道想公然反叛不成?”

徐渭見對方的神情就知道事情要糟,不經搬出太祖皇帝的名號來進行壓製,希望能躲過這一劫。

豈料董襲根本就不為所動,指著這位江南織造道,

“你居然還敢說太祖皇帝?你的所作所為有哪一點對得起太祖皇帝了?資助寧王叛軍糧草軍械,助其守衛金陵,如今那些賬本書信都已落入我的手中,證據確鑿,你就是意圖謀反的共犯,你還有何話好說?”

難怪他要一直留在金陵了,原來是來收集我們徐家被迫和寧王往來的證據,這是要將我們連根拔起啊,董重老賊,你好毒的心計,一邊和我們密謀反對寧王,一邊卸磨殺驢,趁機除掉我們自立為王!

徐渭終於明白過來董家人打的如意算盤,後悔沒有提早防範,以致釀成今日這樣的大禍,牙關緊咬下卻是想不出任何解決的辦法。

老太爺徐達倒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模樣,絲毫沒有因為徐家要滅亡而有情緒上的波動,而是緩緩的抬起頭來,望向了殺氣騰騰的董襲,

“你父親已經做好和朝廷百萬大軍抗衡的準備了嗎?”

“這個就不勞徐老太爺費心了,家父自有計較。來人啊,給我將徐府的所有人全都押入大牢,明日處斬!”

董襲似乎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不想和這對快要變成亡魂的父子囉嗦,當下也是吩咐士兵將他們給捆了。

“董襲,你個狗賊,你竟敢不經大理寺的審判,就將我許府滅門,你這是公然藐視王法,視皇上於無物!”

見對方根本就不講道理,上來就要拿人,徐渭急了,大聲疾呼,卻擋不住那些五大三粗的大頭兵們,瞬間就被按倒在地,吃了一嘴的泥灰。

“啊!”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一刻,大門口的方向上忽然傳來了一陣淒厲的慘叫,似乎是有人受到了很猛烈的攻擊。

“報,報告將軍,外麵有人闖進來了!”

一個幾乎是丟盔棄甲的士卒跑進了後花園,上氣不接下氣的結巴道。

“誰特麼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金陵城打傷我的人?”

“來人模樣俊秀,像是個娘們,卻是帶了不少的兵馬,說是回來探親的,我們攔著不讓進,他就從城門口衝殺進來,一路打到了織造府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