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婚禮進行時(1 / 2)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業已到來,各家各戶的人們都在忙著慶團圓,臉上洋溢著的是很淳樸的笑容。

此時的大宋安定繁榮,老百姓們當然要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於是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瓜果點心自然也是不在話下,呈現出一片喜氣洋洋的熱鬧景象。

而對於嶽麓書院的人們來說,今日不僅是中秋佳節,更是三對新人喜結良緣的日子。

新建的大禮堂內此刻滿滿的都是人,除了嶽麓書院的師生們,還有一些受邀的外部精英人士,此時都對這個新穎的婚禮感到好奇,議論紛紛的等待著開始的那一刻。

禮堂的背景牆上,則是繪著一副仙音渺渺的觀音送子圖,氣勢恢宏間又暗合今日的主題,可謂是神來之筆,引得眾人交口稱讚。

一旁的上官索聽的一張嘴咧的老大,不時的浮上一大白,那怎樣都掩蓋不住的得意,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副巨作是出自他的手筆。

背景牆之前是一個半圓弧的空地,全部鋪上了紅毯,約占了整個禮堂三分之一的場地,是湘雲專門跟沈括提議預留的,用以之後流程的進行。

當中已經提前擺好了寬大的太師椅和高腳的茶幾,左相司馬光、院士周式、前縣令孟軻和羅老太君等人依次坐在那裏,作為長輩等著新人們的答禮。

身為其中一員的西門壕往左看了看,是名滿天下的浩然居士,往右看了看是當朝左相,頓時覺得不管是從內在的涵養,還是從外在的氣質上來看,自己都差了一大截,一時間如坐針氈,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比他還要不堪的卻是羅瑤的父母,身為中產階級的他們,即便是被再三邀請,也是很堅定的拒絕上去,與其到上麵丟醜賣乖,不如在下麵遠遠的看著,圖個心安。

而劉仲甫的父母業已仙逝,無奈之下,羅老太君隻好霍出這張老臉,坐在了周式的旁邊。

至於寧王趙剛、祭酒晏殊、總督董重和郡主柴玲等人,則是坐在側麵,一方麵顯示地位的尊崇,一方麵也是方便就近觀禮。

刨去空地,剩下的場地則擺滿了錯落有致的大圓桌,用以宴請來自四麵八方的賓客。

因為怕步子扯大了蛋疼,湘雲沒有選擇西式派對式的酒會,而是老老實實地在每個圓桌上寫上了宴請的對象,例如天字一班學子、書院老師、衛護會等等字樣,讓人井然有序的對號入座,在熱鬧的氣氛下倒也不亂分毫。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禮堂中央一直延伸到門口的紅毯之路了,不僅在邊上擺滿了鮮花應景,盡頭兩端更是搭起了鮮花拱門,遙相呼應,將整個場景襯托的美輪美奐。

不管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其用途的,都很自覺的從邊上繞過去,不忍破壞這自然的美景,倒是省了維持秩序的周剛不少麻煩。

書院的學子們是離的最近的,此時大部分都在禮堂之類,嗑著瓜子吹牛打屁,喝著清茶高談闊論,等待著婚禮的開始。

衛護會的妹紙們也是齊齊登場,因為和三位新娘相熟,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組成了強大的伴娘團,顧盼生姿間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

吃瓜群眾們嗷嗷叫著,異常的高興,有好酒喝,有好菜吃,有妹紙看,有熱鬧湊,這樣的好事一年難得碰上一回,那還不使勁的樂嗬。

唯一不高興的可能就是擔當主持人的副院士朱熹了。當初司馬相如找到他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言之鑿鑿的保證一定把這個差事給幹好。

誰知某腐早就挖好了坑,就等著他往下跳了。在這位副院士拿到婚禮流程的那一刻,就徹底的傻了眼,看著上麵標注出來的一條一條的節目名單,即便是學富五車的他,也是被套的眼睛冒圈,好半天才看明白過來。

可是明白歸明白,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看著上麵那些匪夷所思甚至是有些傷風敗俗的節目,朱熹當時就差點把腸子給悔青了,氣得恨不得將這份流程撕了粉碎。

好在他頭腦還有一絲清明,知道人無信則不立的道理,即便明知道是出自湘雲之手,專門給他挖的超級大坑,他也隻得吞下這枚苦果,賭上自己的名聲,義無反顧的跳下去。

“劈裏啪啦!”

門外一陣激烈的鞭炮聲響,宣示著婚禮終於拉開了帷幕,朱熹也是收起了心中的不快,左手拿著湘雲為他特意準備的擴音喇叭,右手攥著節目表,快步走到了台前,

“各位親朋好友,歡迎大家能夠在如此重要的中秋佳節來到嶽麓書院,參加這個別開生麵的集體婚禮,此時此刻……”

這位副院士在台上講著開場白,不過那堵在嘴上的大喇叭怎麼看怎麼喜慶,台下的人一個個臉皮抽動,表情相當的古怪。

好在廢話的時間不算太長,旁邊早已準備好的陸明和宋嘉二人,一人撫琴,一人彈著琵琶,演奏的正是湘雲臨時哼給他們聽的‘結婚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