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潔白的梔子花(1 / 1)

潔白的梔子花

讀寫

作者:鄧笛

從我12歲那年起,每次我過生日的這一天,花店都會將一束潔白的梔子花送到我家。花是給我的,可給我送花的是誰,連花店跑腿的小夥計也說不知道。花束上沒插賀卡,也沒留便條,事後也沒人打電話說自己是送花人。幾次以後,我也不再去打聽是誰送的花了,我隻是快樂地看著它,嗅著它,這神秘、漂亮的花兒迷人地躺在粉紅的包裝紙裏散發出醉人的香味。

但我心中一直在想象誰是送花給我的人。這個人,或許有點害羞,或許很有個性,不想讓人知道身份,但不論是誰,肯定是喜歡我或對我心存感激的人。由於處於人生花季,最讓我激動的想象是,送花人可能是個男孩,與我相識相知,或對我一見鍾情。

我的媽媽也幫我猜想誰是送花人。她問我,有沒有做過什麼好事。她的話使我想到了鄰居的太太,我放學回家,常碰到她從車上卸一大堆東西,而她的幾個孩子則調皮地跑來跑去,我不是幫她搬東西,就是幫她照看孩子,防止他們跑到大路上去。我又想到路對麵的一個老人,每年冬天都是我幫他取郵件,以免他經過台階時滑倒。或許是他們中的一個送花給我表示感謝?

媽媽利用潔白的梔子花啟發我的想象力,她希望她的孩子們想象力豐富,希望我們不但感受到她的愛,也能感受到別人甚至是全世界的愛。

我17歲那年,一個男孩傷了我的心。他最後一次給我打電話的那天晚上,我傷心地哭成了一個淚人。哭泣中,我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早晨醒來時,我看到梳妝台的鏡子上媽媽用唇膏給我留下的一行字:“一道幸福之門關閉時,另一扇就會打開。”我看著這句話反複琢磨,並讓它留在鏡子上,一直到我從失戀中恢複過來,才將它擦掉。

但也有些傷痛媽媽是無法醫治的。在我高中畢業前夕,爸爸突發心髒病去世了。我悲痛、害怕、絕望,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及我期盼已久的舞會、話劇表演等各種慶祝畢業的活動失去了興趣。我甚至不想報考我一直神往的遠方的一所大學,而隻想留在家裏在本地一所大學讀書,因為我覺得這樣才有安全感。

媽媽盡管也悲痛欲絕,但還是沒忘掉我的事。在爸爸去世前一天,她和我一起在商場買了一套連衣裙,是那種有著紅白藍三色的瑞士產的連衣裙,媽媽說我穿上它一定會成為舞會上的公主,但回到家我們發現營業員把尺寸搞錯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去調換,第二天爸爸就去世了,後來我把這件事忘得一幹二淨,而媽媽沒忘記。在畢業舞會前一天,我在床頭發現了已經調換過的連衣裙。

媽媽總是關心子女的感受。她讓我們相信生活的美好,讓我們在逆境中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讓我們覺得生活就像那束潔白的梔子花,漂亮、迷人、有生命力,還帶著淡淡的香味和一絲絲的神秘。

我22歲那年,媽媽去世了,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花店不再給我送梔子花了。

(清雅摘自“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