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們一起去!”薛冰跳了起來。
……
周末到了,林瀟帶著薛冰,來到仙湖植物園。
這裏遠離市區,人煙稀少,碧波蕩漾,芳草依依,植被茂盛,無名小山,溪澗幽邃,煙霧繚繞,如夢似幻,宛若仙境。
找了一個好位置,兩人停下,放置好畫板,準備好顏料,開始寫生。
畫麵優美,意境深遠,林瀟陷入沉思。
世間的人們,為了生活,很多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身不由己的事。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那樣嗎?
浮躁,喧鬧的生活,內心苦苦追求著靜謐,祥和,神往的精神世界。
抬頭望著遠處的小山,低頭看著幽藍的湖水,林瀟突然有了創作靈感。
畫一個自己內心想象的山水,對大自然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貼近自然,貼近生活,但又超脫於生活。不能為了追趕潮流,而違背了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在所處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環境下,對於山水、對於藝術,把自己內心的理解表達出來。
創造一種個性的藝術語言,一種新的藝術理念:完全相反於傳統的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而是一個從麵到點的過程,先營造一個大的氛圍,然後再逐漸地去找細節。畫麵中的細節、形象,最開始都隻是一種概括、朦朧的樣子,然後依據畫麵所反饋的信息和狀態,逐漸細化起來。
“身即山川而取之”,胸中有丘壑,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繼承傳統中的精華,並站在今天的立場和視角上,重新審視“山水畫”之於當代的狀態和價值。
寫生結束,林瀟和薛冰又一起逛了整個仙湖植物園,身心陶醉其中。
回來之後,林瀟亟不可待地前往美術學院國畫室,開始創作自己的新作品——未名山水。
剛開始沒有現成的方法和圖式,鋪開宣紙,看著一張仙湖植物園的照片,受其影響,先確定了一片藍色,然後就開始順著這個色彩和感覺往下畫,後來就延續這個感覺,慢慢豐富、摸索,確立精神上的追求和目標。
未名山水的雛形是根據林瀟家鄉不知名的山丘小溪,並結合江南山水的特點而創作的,裏麵的山山水水、樹木動物,都取自他的家鄉。在他的家鄉,沒有特別巍峨或靈秀的山峰,有的是連綿的小山,靜靜的河流。
畫麵上,幾座小山、幾種小樹、純淨的水、柔軟的雲,追求畫麵的單純,內心的潔淨。這種幾種自然因素,與內心感覺結合,表達靜謐、出世、神秘的感覺,追尋內心的“烏托邦”。
一星期不到,完成了整幅作品。林瀟拿給陸老師看,陸老師大喜。
之後,林瀟憑借自己所創作的“未名山水”係列作品,參加全國各種大賽,大展。
作品參加華南首屆山水畫比賽,獲一等獎;
作品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水彩、粉畫展,獲一等獎。
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山水畫大賽”,獲金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成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中國畫最年輕作者之一;
同年12月,以最小年齡入選在bj舉辦的代表當代中國畫學科最高學術水平的“第二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
之後不久,林瀟加入中國美協,成為中國美協最年輕會員。
薛冰同樣表現優異,多次在國內獲得設計類大獎。
兩人都在學業上取得了傑出成績,華南美院給予重獎,並免除部分學費。
真正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
聖誕節平安夜快到了,這個溫馨浪漫的節日,林瀟,薛冰,都有心裏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