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沈言將鋪子裏大大小小的物事都看了。
沈言也適當的提了些自己建議,彩萱覺得很在理的,就都采納了。
晚上彩萱沒有回城角的鋪子。但是阿羅和紅印的商演卻沒有停。隻聽陳叟派人傳話來說是更好了,因為有沈珂砸錢鋪路,偶爾遇見那一兩個找事的,分分鍾叫那些個身強力壯的昆侖奴擺平了。
莊子裏傳來的都是捷報,淨是些好消息,可能是因為得了貴人相助,錦緞莊自重建以來,小的摩擦不說,竟是沒有遭遇什麼大的坎坷。
這多虧了沈珂。
彩萱心裏慶幸著,同時也忐忑這份幸運能持續多久。
溫水煮青蛙,安逸的日子過多了,她擔心將來有朝一日,錦緞莊脫離了沈珂,那樣稚嫩沒有根基的商鋪,會以比父親離去時更快的速度衰敗下去。
然而事情卻總是出乎預料的。
第二天早上,錦緞莊本家的鋪子生意依舊很好,而這位於秀雲閣中的生意卻大跌了下來。
至於理由,彩萱仔細找人問了分析了,這才知道。
之前的莊子本家,是依靠小眾人群將生意做大的,這樣的做法優勢明顯,劣勢也是亦然。
利用那大批的人群,莊子的牌子是的的確確立起來了,而且接連數天的演出也將錦緞莊同紅印阿羅這樣的美人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走在建康城的街坊之中,來往密集的行人商販,提起錦緞莊,也大都知道一二了。
可若是問了貴人家的丫鬟嬤嬤,人家卻是並不知曉的。
即便是第一日去了秀雲閣內錦緞莊分店的人家,也是閉口不言,再不上門了。
你若是問為什麼,理由很簡單。
一,錦緞莊不是秀雲閣,即便它的分店設立在了秀雲閣的內樓,也無法改變它們始終是兩個商鋪的事實。
莊子裏的上等衣雖然做的同秀雲閣不相上下,可是秀雲閣在貴人間有名聲,有口碑,姬妾小姐們出門參宴,看的可是衣裳牌子。
其二,錦緞莊在坊間的生意太好。
不謙虛的說,錦緞莊可是創造了月內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商鋪躋身坊市布莊第一流的傳奇。
這樣的記錄不說後無來者,前無古人那是可以肯定的。
但也正是因此,這讓花大價錢在秀雲閣內部的錦緞莊裏買了衣裳的貴人們心中不爽。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錦緞莊在貴人眼中,已經是一個隻為貧民服務的小商鋪。
頂著這樣的名聲,即便莊子裏的繡娘做了再好的衣裳,都無法被達官貴人們所認可和接受。
這是出乎彩萱預料之外的情節發展呀!
因為這個,現在秀雲閣內設的錦緞莊分店的生氣可是蒸蒸日下。
在第一天的大搶購過後,錦緞莊分店不僅沒有迎來更多的客人和生意,彩萱和陳叟預料之中,會出現的上門訂單的大客人也沒有出現。
這樣的發展,彩萱不知道當初求來沈言親筆信欠了人情的沈珂有沒有想到。
這樣在秀雲閣慘淡的生意持續了整整三天,這期間彩萱不知什麼原因,聯係不上沈珂,於是隻能和莊子的管家陳叟商量。
然而兩人想了數種方法,都沒能達到既留住貴人們的眼,又留住滿大街收入相對微薄的平民的方法。
想的多了,甚至於彩萱都在懷疑,究竟有沒有這樣兩全其美的方法存在。
第四天的時候,彩萱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想做大生意,接大訂單,就不能讓自己在城邊的主樓繼續這樣招攬平民的方法,隻有大幅度的提升價格,這樣才能很好的挽回莊子對外的形象。
可如果彩萱真的選擇這樣做,那麼,且先不論這之後莊子能不能贏得眾人的歡迎,單是之前會損失的平民客流量,就足以讓這個才剛剛有起色的莊子所有人的努力付之東流!
這樣的做法,幾乎是在自尋死路。
可如果她忽略了大戶人家的供應需求,又為莊子推開了財運。
兩難。
一個是如果取得成功,就能輕易的走上巔峰,一舉借助秀雲閣和常州沈家的勢力,成為這建康城中的一大傳奇。
可是,如果失敗,那將所有的努力歸零,從頭再來。
況且這前一種,失敗的可能性,還要大些。
彩萱手心裏都是冷汗。
她看著樓下仿佛絢爛過後的花瓣般凋零的人群,頓時覺得心如寒鐵。
這樣的錦緞莊,太過辜負她們的期望。
彩萱歎了口氣,一轉身,正對上一雙漆黑妖嬈的眼睛。
“沈珂?!”太過驚異,在這裏見到的人竟然是他,彩萱一不留神,竟將他的全名叫了出來。
對麵那人一雙眼在聽見她的聲音後便彎了起來,彩萱自覺失言,因此沒有再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