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鮮少有人知道,對於美人,他竟然也是同樣要求。
這樣一來,那滿朝文武的家中閨秀,豔名遠播的花魁娘子,多才多藝的小姐佳人,在太子殿下看來,就都如糟糠之物了。
空具一副皮囊,文不能為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武不能為他馳騁沙場,笑傲天下,這等庸人,除去消遣,要來何用?
不得不說,這西涼國太子殿下的覺悟,已經高出當世人數倍之遠。
於是,當梁紫萱一身戎裝出現在殿試場中的時候,太子殿下震驚了,歡喜了,心花怒放了!
當即不顧眾人反對,喝退了因破壞考場秩序而圍剿她的禦林軍,恭恭敬敬的將其請入了東宮太子府。
自此之後,兩人常煮酒論劍,暢談天下,三兩天一聚,甚是投緣。
可這一切,在太子花大價錢請來一個樂坊名師後,略有轉變。
太子殿下請來的名師,聲稱是西涼國方圓千裏,唯一一個能彈出上古名曲《逍遙行》的人,太子三顧茅廬,奉上千金,才換取名師抱琴而來,奏琴而歌。
如此音律盛宴,怎能沒有知己陪伴?
於是紫萱也被八抬大轎請過來了。
進了府中,繞去後花園,太子隨兩個侍從,正引爐煮酒,見她進來,忙開口招呼,待紫萱坐下,對麵竹林中,鏗鏘之音頓起,清脆淩厲,震人心魄,太子張口大笑後,靜坐聆聽。
一曲市井流傳甚廣的《沙場兵停》,竟被這琴師凜凜之音,彈奏的有如親赴前線,令人血脈沸騰,心如雷鼓。
彼時紫萱為一介武將,本對那些個伶歌琴曲不感興趣,可聽見這琴師彈出行軍打仗之時常常唱來振奮士氣的《沙場兵停》,竟覺如長虹入目,灌耳,頓時感歎,這麼多年,自己終於遇見一個懂得軍曲的琴師了。
兩人飲酒聽著,林中傳來的聲音悅耳,高亢嘹亮,氣勢十足,便都情不自禁隨那琴師唱起。
彼時西涼國人熱愛詩詞,多吟曲譜,而諸如此類戰場之曲,作為將軍的紫萱和貴為太子的宏都是耳熟能詳的。
將行未止,旌旗蔽空;軍行未止,鐵騎錚錚。
長車踏破,白羽飛淩;高歌一曲,助我前行。
軍常在,社稷安寧;男兒血,護國安平。
君常在,賤虜歸請;卿不老,馳騁至今。
來也,沙場兵停!
去矣,沙場兵停!
歌聲蒼涼悲壯,卻自有一股子衝天的豪氣孕育其中,琴師見兩人欣賞,也是頗為欣慰,遂走出竹林,也不拘禮,徑直到亭下紫萱身邊坐下,將琴覆膝而彈,一曲《逍遙行》驚破九天,風流快意,那琴聲之中的狂放不羈,竟讓太子這步步為營的宮中之人,禁不住熱淚盈眶。
一曲終了,太子盛讚:“卿不愧為琴師之中第一人,不僅精通音律,這心胸之曠達,遠非常人所及矣!”
因園中三人,太子為主,餘人為客,那琴師本麵向太子方向坐著,聽他這話,遂側了側身子,以示謙遜,口中回道:“君謬讚,萬不敢當!能得如此知音人,也乃生平一大快事也。”
太子聽了,又仰頭哈哈大笑,舉酒敬上,琴師以樽相迎。
而一旁的紫萱,卻在那琴師側身一霎,滿眼流光溢彩,那人玉石之貌,五官精致如鬼斧神工,教人多看一眼,似乎都是唐突,一時禁不住側過頭去,暫避其型。
太子見了,揚聲道:“紫萱往日也是豪氣之人,怎麼今天,見了公子天人之姿,失了氣勢嗎?”
那琴師聽太子拿他打趣兒也不生氣,注滿一杯酒轉過身來,舉起殤樽揚唇一笑,聲音如泉水叮咚,玉石相撞,清冷悅耳。
“楊漣累我朝巾幗出醜,甘願自罰一杯。”說罷,將頭一揚,喝下杯中酒。
遮掩麵容的寬大衣袖隨著酒杯慢慢移下,露出了麵前公子天人一般的相貌,待正麵看清他笑意盈盈的雙眼,紫萱呼吸一滯,頓時覺得胸腔之中,此刻,心動難持。